第54章 锈钉入肉 (2/4)
开双眼,胸口剧烈起伏。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扶住控制台,稳住心神。
这不是赵振邦事后的复述,也不是转录。
这是来自罪恶源头的……原始录音。
上午十点零九分,技术支援车。
车内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鸣。
董岚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命令,屏幕上弹出一条尘封的记录。
“找到了。”她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市局1998年12月23日晚间通讯日志。二十一点五十分,确实有一次由周明远办公室发起的加密通话,登记事由是紧急公务,通话对象是‘安保协调组’。”
她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带着浓浓的嘲讽:“用公务系统下达清除指令,既能确保命令被精确执行,又能把痕迹完美地隐藏在海量的工作日志里。真是滴水不漏。”
另一边,苏晚的工作也取得了突破。
她将录音的精确时间轴,与从老张临终前记忆回溯中获取的行凶时间线进行了比对。
“重叠了,”她低声说,声音里压抑着一丝颤抖,“从周明远下令,到老张他们接到出发指令,中间有十七分钟。这段时间,足够他们明确目标身份、确认行动细节。老张他们不是在混乱中误伤,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去杀谁。”
定点清除。
这个词像一根冰锥,刺入在场每个人的心脏。
宋昭沉默地站在车厢中央,窗外的阳光明媚,却照不进这片被旧案阴影笼罩的空间。
他沉默了片刻,从苏晚手中接过音频文件,熟练地剪辑起来。
他将那句最关键的“宋建国必须死”连同前后的敲击声、电话接通声,剪成了一段恰好六十秒的精华版音频。
随后,他打开《西街案复核报告》的电子文档,将这段音频作为一个特殊的附件,嵌入其中。
听证发布会,这个武器将是刺破黑幕最锋利的剑。
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市档案馆外围。
李国栋驾驶着一辆毫不起眼的灰色轿车,缓缓驶过档案馆对面的马路。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路边,却牢牢锁定了一辆停在老槐树下的黑色轿车。
这辆车,已经连续三天,在同一个时间,停在同一个位置了。
他没有声张,将车开过路口后,拐进一条小巷,拿出手机调取了内部系统。
通过对周边交通卡口的记录进行筛查,车牌号指向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赵振邦。
李国栋的眉头皱了起来。
赵振邦来档案馆干什么?
他将时间范围扩大到一周,发现赵振邦每天都会来,但他从未下车进入档案馆。
他只是在傍晚闭馆时分,开车绕着档案馆行驶一圈,然后悄然离开。
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又像是在寻找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