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锈锁开声 (2/3)
档案管理员是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女人,镜片后的眼睛迟钝而警惕。
见她掏出盖着市图书馆公章的公函,才慢吞吞领着她进了里间。
木门合上时发出“咔哒”轻响,隔绝了外头的脚步声。
木质档案柜上贴着“2023年春季助学班”的标签,漆面剥落一角,露出底下泛黄的胶纸。
苏晚的手指在档案盒上轻轻划过,灰尘沾上指腹,微痒。
直到触到“张”姓那叠,她指尖一顿,像被静电击中。
“张小芸”的登记卡抽出来时,她的呼吸滞了半拍。
纸张边缘毛糙,像是频繁翻动所致。
姓名栏的字迹偏瘦长,运笔时左低右高的弧度——和李晓芸小学毕业册上的签名一模一样。
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卡片背面用铅笔浅浅画着短横线,数到第二十三根时,她的指甲盖掐进掌心,留下一道月牙形的白痕。
“这孩子每周三都借《昆虫记》。”管理员凑过来看,呼吸带着陈年茶叶的气味,“挺奇怪的,同一本书借了三个月。”苏晚笑着点头,指尖压住手机拍照键,屏幕亮起的瞬间,她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直跳——不是失踪,是被囚禁式“助学”,那些横线,该是被关的天数。
她退到消防通道才拨通宋昭的电话,铁门闭合后隔绝了回声,声音压得很低:“宋昭,张小芸的签名和李晓芸完全一致,登记卡背面有23道铅笔印,像是计数。”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她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接着是宋昭的呼吸声:“守住位置,我马上让董岚查培训中心的监控权限。”
傍晚的物证中心比往常更安静。
日光灯管偶尔闪动,投下忽明忽暗的影。
宋昭站在数据恢复室门口,看董岚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敲击声清脆如雨点落在铁皮屋顶。
屏幕蓝光映得她眼下的青黑更明显,像两片淤积的夜。
“孙丽华的电脑日志恢复了。”她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鼠标点击时发出“滴”的一声确认音,“她访问过‘儿童心理干预项目’的内部文件,有份标注‘学员需定期接受记忆重构辅导’。”
“记忆重构。”宋昭重复这四个字,舌尖抵住上颚,仿佛要尝出其中的毒性。
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信,最后那句“不要冲动”的墨迹晕开,像团化不开的雾,纸张边缘还沾着药味。
他猛地直起身子,鼠标点下“访问档案”的确认键——系统提示“操作记录已存档”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震得耳道发麻。
有人在抹除记忆,而他要当那把撬开锁的锤子。
凌晨两点,物证中心的灯光在玻璃窗上投下冷白的影子,像一张凝固的遗照。
宋昭把孙丽华遗留的U盘接口抵在掌心,金属触感冰凉,金色纹路顺着瞳孔蔓延时,后颈泛起细密的冷汗,顺着脊椎滑下,衣领黏在皮肤上。
这是他第四次使用“真相之眼”,这次没有剧烈头痛,只有钝钝的胀痛,像有根铁丝在颅内缓慢旋转。
画面闪过时,他看见孙丽华的背影——她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电脑屏幕亮着,耳机线垂在锁骨处,微微晃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