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灰烬里捞针 (3/4)
nbsp; 她知道,这些所谓的“捐赠设备”,根本不是治病救人的工具——而是转移高危物资、掩盖非法交易的掩护手段。
夜越来越深了。
沈砚坐在R07旧址的临时工作站里,面前摆放着从硬盘碎片中提取的日志数据。
他打开建模软件,输入“清道夫”触发时间、地点、关联人物、IP注销序列……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一个诡异的规律开始浮现。
每当“清道夫”启动前,总有一段极短的数据波动先于指令出现,仿佛某种预兆信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协议,也无法溯源。
但它确实存在,而且——
精确指向每一次清除行动的核心坐标。
他屏住呼吸,将那段波动波形放大,反复播放。
嗡……
制冷机依旧在角落低声轰鸣,像二十年来从未停歇的倒计时。
“不是随机清除……是预判式清洗。”
他的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却砸进寂静的夜里,激起无声惊雷。
每一次“清道夫”启动前48小时,总有一份不起眼的行政通知悄然下发:“即日起开展全市线路检修,涉及应急广播系统备用频段测试。”
“因电力调度需要,临时关闭部分档案室监控回传。”
“配合环保巡查,暂停数据中心日志归档72小时。”
措辞平淡如公文模板,可当这些通知的时间节点与“清道夫”行动精确对齐时,它们便成了死亡倒计时的钟摆。
沈砚翻出父亲遗留的日志本,纸页泛黄,字迹凌乱得像是挣扎着写下的遗言。
他逐页翻找,指尖忽然一顿——
“G线不走明文,靠频率共振识别——周三晚九点,广播电台备用频道。”
下面还画了一串波形草图,歪斜而急促,仿佛书写者正被某种恐惧追赶。
他猛地合上笔记本,抓起加密终端,拨通了边疆某县广电局技术员的号码。
对方接通后语气疲惫:“那个老系统?早就停用了,连电源都断了五年。”
“但我需要你接进去一次。”沈砚的声音冷静得不像他自己,“用备用电池,只开机十分钟。”
沉默良久,对方终于答应。
凌晨三点十七分,远程连接成功。
废弃广播系统的后台日志里,空荡的数据流中藏着一段诡异循环:每隔72小时,就会自动播放一段持续13秒的“杂音”,未标注来源,也无调用记录。
沈砚将音频导入频谱分析软件,滤去背景噪声——
一串数字序列浮现出来。
经纬度。
定位落点,是一座深埋于戈壁腹地的废弃气象观测站,地图上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