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西行前夜 (2/3)
的“残响”涌入他的感知。
它没有形状,没有声音,只是一股温度。
不同于案发现场那些尖锐、冰冷的恐惧或绝望,这股温度很轻,很暖,带着一丝不舍和担忧。
它无声地诉说着一句话:不愿你走。
宋昭的动作停滞了半秒,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手。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离开前,将那枚属于父亲的、边缘磨损的铜片,悄悄压在了林晚用来修复古籍的压书石下面。
有些信任,无需言语。
夜幕降临,法医中心的天台成了临时的告别地。
风很大,吹得人衣袂作响。
唐雨柔,沈砚,陈砚,加上宋昭和林晚,五个人围坐在一张折叠桌旁。
没有伤感的祝酒词,也没有对未来的揣测,他们默契地聊起了大学时解剖课上的糗事,仿佛这样就能冲淡离别的沉重。
沈砚带来一瓶没有标签的白酒,只在瓶身上用马克笔手写着一行小字:“R08纪念版”。
那是他们毕业那年参与的第一起连环凶案的代号。
他给每个人倒上酒,举起杯子:“敬那些没被点名的人。”他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
陈砚也举起杯,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着光:“也敬那些坚持点名的人。”
一杯辛辣的液体滑入喉咙,宋昭感到一阵灼烧。
他放下酒杯,目光扫过远处城市的万家灯火,那些光点像无数双沉默的眼睛。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如果陆沉当年报警,会怎么样?”
空气仿佛凝固了。
唐雨柔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她低头看着杯中晃动的酒液,许久才轻声说:“他试过。我去档案室的朋友那儿查过,有记录。从他失踪前一周开始,他向市局指挥中心拨打了三次报警电话。每一次,通话都在三十秒内被掐断,没有出警记录。只有一个备注:已转接至周正声副局长办公室。”
周正声。
这个名字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是波澜,而是令人窒息的死寂。
宋昭感到血液一点点变冷。
那个总是笑呵呵地拍着他肩膀,赞许他“有冲劲”的长辈,那个亲手在调令上签字的人,他的名字,与陆沉最后的求救信号连接在了一起。
午夜,江风凛冽。
宋昭独自一人来到江岸的高台。
纪念墙上,七枚牺牲警员的警徽在月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用灰色绒布包裹的东西,打开,是一枚没有编号的警徽模型,是他找人仿制的。
他伸手,将这第八枚警徽轻轻挂在第七枚的旁边。
钢丝绷紧的瞬间,发出一声微弱的轻响。
风吹过,八枚徽章相互碰撞,如同一串串不懂悲伤的风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