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四十章 十万美元 (2/4)

兵型作曲家走到了台前,摇身一变成为万众瞩目的摇滚明星。

    这样的唱作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绝不会将创作和制作的流程假手于人。唱片公司忽然发现,他们不仅需要充分放权给这些大师,还需要为他们的制作流程匹配相应的资金支持。

    当然这一过程远远没有描述的这样简单轻松,唱片公司高层与音乐人之间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关于创意控制权和音乐制作权的争斗,而最终的结果到了2016年已十分明显,短时间内可以劣币驱逐良币,但是消费者终究是会用耳朵投票的。音乐消费市场还是更青睐那些真正有内容有实质的创作型选手,因此,唱片公司也逐渐开始削减全职的制作人员。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唱片公司所谓的In-House制作部门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各家厂牌更倾向于寻找有原创能力的音乐人,给他们一笔预付款,而这笔预付款中不仅包括生活费,还有创作费、制作费、录音费,有的时候百分之百的音乐推广费也会包含在内。

    任何革新性的举措,最终都会被扭曲成有利于资本的制度。唱片公司发现,支付一笔预付款然后当监工,比之前劳心劳力自己出作品要轻松得多。而且这笔预付款,从本质上来说是需要艺人偿还给公司的。

    打个比方,如果一位艺人从唱片公司那里拿到了两万美元的预付款,而他和唱片公司之间的版税分成比例是二八,那么他就必须首先为公司获得十万美元的收入,从自己应该获得的那部分版税里将这两万的预付款全额还清,才能真正开始分享版税。

    如果音乐人这张专辑的销售额不足以支付全部的预付款金额,他们还可能需要自掏腰包,或者用下张专辑的版税来偿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音乐人越发专辑越负债累累的原因,特别是说唱歌手,他们从唱片公司那里拿到的钱,可能刚到账就变成了梵克雅宝的项链或者路易-威登的皮包,这种花法,自然会让用途繁多的预付款迅速超支。

    一般来说,新人签下第一份唱片合约时,第一张专辑的预付款,是在0到10万美元之间。是的,你没有看错,很多独立厂牌甚至不会给艺人预支款项。如果你稍微有些名气,整张专辑的预付款大概是在10到20万美元的范围内。再进一步成为明星音乐家,预付款可能在30万到75万美元之间浮动。而只有那些真正的巨星,才能拿到100万美元以上的巨额预付款。

    比如麦当娜,签约就有1700万美元的预付款,而且是不用还的那种,这般厚约,哪里羡慕的来?

    因此,当菲尼亚斯和碧梨听到韩易抛出的数字,那份惊讶也就情有可原了。

    “等等,韩先生,您的意思是。”菲尼克斯的右手在虚空中凝滞,“光是《Ocean Eyes》这一首歌的预付款?不是一张专辑吗?”

    “一首歌。”韩易比出一个食指,又随即将中指也伸了出来,“当然,要注意,我说的是这首歌的音乐版权和母带版权,我都要一起签下。”

    10万美元。

    只是一首歌的预付款。

    而且这首歌,还是已经制作完成的。

    哪怕音乐版权和母带版权一起给,那也是赚翻了。

    10万美元,够自己和妹妹做多少事情啊?

    要知道,他们卧室里的那个小小录音室,也只花了3000美元而已。

    至于《Ocean Eyes》的制作成本?

    没听到菲尼亚斯说连采样包都用的是Logic自带的吗?

    $0!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渡劫丹神 夭寿啦!老祖宗你还有多少前女友 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献吻 穿书后我拒嫁豪门,上综艺爆红了 让你宣传环保,切尔诺贝利什么鬼 糊咖退圈摆摊,怎么就火遍全网了 洪荒:我的分身不周山 解散你提的,我成帝级你哭什么?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相关推荐:
献吻 糊咖退圈摆摊,怎么就火遍全网了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手滑打赏主播后,我成了鉴假大师 我缔造了超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