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火烧莫斯科 (1/6)
西元1814年8月12日,华夏大虞光中三十九年,原满清嘉庆十九年,农历六月二十七。
虞俄双方交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正在惨烈的进行。
坚壁清野这活说的好听,但没有一个大心脏是不可能承受的,因为不管是坚壁还是清野,都是要先砸碎自己家东西的。
实际上很难有一个人能看着自己家几百年的积累,在短时间被砸的稀巴烂而无动于衷。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无法承受这个,当听到库图佐夫预计在十月烧毁莫斯科城的时候,沙皇差点没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随后,沙俄宫廷展开了激烈的内斗。
别笑,你以为大敌当前应该是同仇敌忾,上下一心举国而战?
有,确实有,历史上大书特书的看着可不少,但恰恰是因为少,才会在史书上大书特书。
更常见的场景是,越是大敌当前,内部的斗争也是激烈。
因为大敌当前内部的蛋糕愈发减少,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为了自己少受损,死道友不死贫道,会更加激烈的斗争把别人的好处弄到自己口袋里。
也因为大敌当前,很多人会把这种困境归咎于以前掌权的人有问题,只有自己的策略才能救国家。
想法是好的,只是很不幸,太多人有这种想法,觉得自己才是真理,自己才是救世主。
更因为大敌当前,有太多的理由和事情可以用来打击政敌,操作起来还比和平时期简单的多。
很少有人能忍住这个诱惑,选择与家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政敌合舟共济。
甚至就算你能够忍住,也很难说服后面跟随你的人。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政敌是不是也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同舟共济,而不是趁机干掉你。
因此,当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出对库图佐夫强烈不满的时候,早就看库图佐夫不满的政敌一拥而上。
他们也不管沙皇罗斯帝国都到什么地步了,直接就疯狂的你争我夺。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库图佐夫直接被解除军职,赶出了宫殿。
库图佐夫为了这次战争组建的大兵团也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沙皇亲自组建的新兵团。
当然,库图佐夫定下的火烧莫斯科,把大虞征俄军补给拉长到三千公里,然后沿途用麻雀战袭扰伏尔加河,断征俄军粮道的作战方案也被放弃。
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参与制定,选择了在下诺夫哥罗德与大虞征俄军决战。
当然亚历山大一世如此不信任库图佐夫,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而是在根子上就出了问题。
当年他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是准备直接传位给亚历山大一世的,但这个决定,最终却因为当时掌握禁军的少壮派军官阻止而被收回。
库图佐夫就是这些少壮派军官的领袖之一。
这仇可真不小,要不是这些年战事频发,需要库图佐夫为国征战,亚历山大一世早就把库图佐夫给整死了。
历史上就差不多,1813年拿破仑开始被迫从俄国撤军的时候,亚历山大一世立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