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英王交心 (2/5)
bsp; “不过这些年欧陆大战频发,很多东西都不好卖了,今年已过半,特殊贸易收益却只有八十三万银元,是以目前财政还是比较紧张的,世子殿下还需得想想办法了。”
长史兼行军司马申瑶出言提醒道,这每年鲁藩收到的五百万左右银元的补贴,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由大虞朝廷划拨,大约在两百万银元上下。
一部分干脆就是莫子布的内帑补贴,大约有一百万银元上下。
剩下的两百万银元缺口,则是靠特许贸易。
此时的大虞对外贸易是有一个总量限制的,因为华夏这种文化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粮食生产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果放开贸易,经济作物势必要严重冲击农业,在生产力还没有质的飞跃,至少化肥和现代农药没出来之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必须要有规划和规定。
同时,限制一下每年的总出货量,有利于保持大虞外贸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也不至于因过度倾销导致欧罗巴诸国强烈反弹。
所以,每年的特许外贸配额,光是这个额度,就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就是靠着这个特许额度,一方面自己组建商队来贸易,一方面把额度卖一些出去赚取钱财。
每年正好大约能有两百二三十万银元的收入,覆盖军费开支后,略微还有一点盈余。
可是今年,这都九月快完了才八十三万银元,全年能有一百二十万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八十到一百万银元,可哪去找啊!
不过,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右卫指挥使刘荣庆拿出了他的报告。
“世子殿下,咱们鲁藩到欧罗巴洲二十年,始终未能有个稳固的基业,因此对于祖国兵将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到了如今,如果不能很快确定地盘和封赏,那么就只能推高待遇,至少要再加一倍,方能留住人保住战斗力。”
鲁藩到欧洲插针的事,实际上最开始并没有这么设计,是莫子布根据形势一步一步走才完善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时间一拖得长了,就造成了鲁藩吸引力的急剧下降,这些年没有哪怕一员大虞准将以上的将领愿意来鲁藩,就是明证。
目前,鲁藩的官兵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其一是以莫公泽侧室香山洪氏为主的大虞勋贵给他的投资。
这些勋贵们在鲁藩行情好的时候纷纷下注,现在虽然觉得有些亏,但沉没成本太高了,只能继续硬顶。
鲁藩三卫中出自近卫军和京营以及各省镇军精锐的老兵,就是这些勋贵给鲁藩招募来的。
第二部分是来自东洋,当年莫公泽回去看望了祖父莫天赐之后,莫天赐就在他能控制的以尾张藩、仙台藩、广岛藩为主的东洋镇藩中,为鲁藩挑选精锐武士。
这些武士家族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代一代,父亲老了就去把儿子送过来,兄长伤了就让弟弟来顶替。
最后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皇帝莫子布亲自挑选的,基本选择各大军校的军官生以及各武勋家的子弟。
只不过这批人战斗力虽然强,但基本都是来镀金的,他们要的就是这三到五年的服役履历,有些甚至都是直接迫于皇帝的压力被指派来的。
所以他们战斗力强,但战斗意志不是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