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大虞安西四省 (3/5)
置非常全面,向西可以通过哈萨克草原直抵河中,向东又可以直接联通迪化和汉地。
在这里安排上几十上百万汉人屯垦,不管哪里有事,都能第一时间反应。
当然,阿森拿着规划图给下面人看的时候,也是很直接的说道:“奉陛下旨意,从今天起,所有的哈萨克牧民,都必须离开伊犁盆地,朝廷只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逾期者,按谋逆论处。”
伊犁盆地的上一个主人,是准格尔汗国,但乾隆在灭掉准格尔汗国,杀准格尔人杀光之后,不敢动员汉人,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占领这块安西最肥美的土地,只能建了一圈的卡伦(哨卡)。
满清依靠这些卡伦,严密控制哈萨克人进入伊犁盆地,宁愿空着也不让哈萨克人进来放牧,越境逮住了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你别说,满清虽然只有小半个游牧属性,但他们真的比汉家朝廷江南知识分子更懂草原上的蛮夷。
哪怕哈萨克人已经用最大的力气来舔满清,把狗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满清朝廷仍然没松口,连嘉庆和道光这样的糊涂蛋都不松口。
只可惜,随着满清实力的快速衰落,他们很快就控制不住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了。
后世不但丢了六成的伊犁盆地,就是国境线内的伊犁盆地,也基本都成了哈萨克人的地盘。
莫子布穿越而来,自然也很了解这些游牧民族的德行,于是也研习了满清的策略,绝不开这个口子。
不但不开口子,他还要大规模移汉人到伊犁盆地,彻底站稳这个地方。
至于河中行省,大佬森脸上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其实整个安西都使司,看着地盘极大,但对于朝廷来说,只算经济账的话,绝对是个亏钱的买卖。
因为距离太远了,哪怕大虞朝的铁路,已经从兰州修到了敦煌,伊犁和迪化之间,也有间断火车连接,但仍然不具有什么经济价值。
安西都使司的产出再多,也拉不回本土,或者说除了某些奢侈品外,拉回本土,路费比货物本身都贵了。
所以安西都使司的河中与西域,最大的价值是政治上的。
第一,汉家朝廷没有这两地,特别是没有西域,那都不能算是金瓯无缺的,大宋这种烂货就不提了,大明朝没有西域都经常导致明粉抬不起头来。
第二,可以显示大虞朝和皇帝莫子布本人,远迈汉唐。因为汉唐对西域是实控,但是对于河中,对于哈萨克草原,那也基本上属于羁縻统治,做不到大虞朝这一点。
第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能让大虞更接近欧洲,毕竟过了里海西岸和北岸就能算欧洲了。
大虞可能没有实控里海的能力,但通过特意留下的扈从哈萨克人,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影响力,传过里海去。
考虑到里海西岸以西,再穿过小小的黑海,就是鲁王莫子溶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这种看似象征性的影响,还真挺有用。
那么基于这种情况,大虞朝从皇帝莫子布到外朝群臣,再到现在坐着的皇太子大佬森,都没准备好好发展这里。
特别是非常容易在安西都使司中产生向心力的河中地区,确切的说就是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这两地的经济,是绝对不可能大发展的。
甚至,大佬森在规划中,都没把这两地规划成主要的农耕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