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天下,不再是读书人一家的了 (2/5)
理显得有些消极,结果导致陈秋泽选择投机取巧。
“臣明白了,回去一定好好总结,五日后拿出一个基本方案来请陛下过目。”
罗芳柏点了点头说道,对他来说,知道皇帝的意思,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南洋共和议会大势已成,未来神洲大陆也会照此例,丞相可召集阁臣与各部尚书讨论,一味拒绝面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既然要将南洋纳入朝廷施政范围,那么朝廷官员就要正常去南洋任职。
内阁要做好宣传,不要让下面治理地方的官员,觉得去南洋就等同于流放,以至于消极怠工。
官员的选拔也要更加仔细,南洋可不比神洲,把治理神洲的经验照搬到南洋,是肯定要出问题的,要充分尊重当地现状。”
罗芳柏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一一记下,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莫子布又叫住了他。
还是担心啊!
莫子布真有点怕了这些文官了,主要他们两次把天下治亡的经历,给了莫子布极大的心理阴影。
“还是分两步走吧,朝廷先将日南、嘉定、泰平三省纳入,下一步再考虑其他省份。”
现在大虞朝廷在南洋,除了广南省被划入岭南范围,从而与神洲大陆无二外,其余地方外朝的力量,都还很弱。
基本上知府以下的官员,都没经过朝廷任命,全是莫子布直接授意当地督抚安排,然后把名字报给吏部造册的。
甚至就是南洋各省的督抚,也不是朝廷任命,而是皇帝任命了,再扔给吏部办一道手续而已。
鉴于这种情况,其他南洋省份也还处于拓殖关键时期免得搞出乱子,还是先只把已经安稳的日南、嘉定、泰平三省划过去吧。
。。。。。
从武英殿出来,罗芳柏回到阁臣办公的文楼,刘墉、钱大昕、郑锦水等阁臣和尚书们早就在此等待了。
罗芳柏把皇帝的要求简单说了说,钱大昕就露出了苦笑。
“陈秋泽是动不了了,陛下要鼓励这种对外扩张,隐含着还有点责怪咱们不上心拓殖的意思。”
“确实有点。”郑锦水听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他基本上可以说是被皇帝安插进内阁的,但既然进入了内阁,那就不可能只做皇帝的应声虫,还是要稍微有点自己的见解。
“看来共和议会是不可避免的了,丞相,诸位阁僚,我还是建议在矛盾没激化前,尽早让一步,咱们把这共和议会当成都察院就得了。
只不过共和议会这个都察院不再是东华门外唱名者独享,而是会与其他人共享。”
兵部尚书陈韶昶是广南人,曾经去过欧洲游学,是以对外面的局势很了解,他听了郑锦水的话后,也跟着说道:
“如今看来,让农工商三个阶层参政议政,已经是大势所趋,且大虞朝的官员,权力之大,风气之宽松,已经是历朝罕见,现在受一点监察,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看欧罗巴的法兰西吧,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帝国就不可能由一个阶层一家独大。
如今的局面,其实就是读书人已经不可能独自来推动这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