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太子西行-好关中使我右手上扬 (3/6)
bsp;不说大姑父李献文在这摆着,就是冲在茅麓山上坚持到最后的李来亨,也还是应该嘴下留情。
阿森在这一瞬间突然有些懂父亲为什么把大姑父李献文调离朝堂了。
因为大虞肯定要总结明亡的教训,那么李闯就免不了一次又一次的被拉出来鞭尸。
到时候李献文就在首辅或者其他高位上杵着,那还真是尴尬。
军官们嘲讽了几句李闯,见太子不搭茬,也就很识趣了不说了,反倒是文官们接着讨论上了。
“殿下,山河在德不在险,在人心向背而不在地形险胜。
暴秦二世而亡,先汉、隋、唐皆以关中立足,德被四方之时天下皆臣,德行将丧,山河再险,也不足以维持。”
又是一通正确的废话,确实山河在德不在险,可不是要没这山河之险,北宋、南宋看见了吗,那才叫惨。
北宋就是叫你们这些正确废话,给忽悠到万劫不复深渊去的。
“先生说的对,那诸位就随孤前往西安,见识一下我大虞之德吧。”
不过,正确的废话也是正确的,阿森不但不能反驳,还要摆出一副圣君明主虚心纳谏甚至受教的模样。
而在关中,听闻皇太子要来的消息,整个关中平原都兴奋了,无数男女老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成群结伴的来到渭水边翘首以盼。
而人群中,最多的就是十五六岁到三十五六壮年男子,他们穿着黑(青)白灰三色劲装,腰间挎着短刀,有些还专门露出了半截手铳柄。
而与之相对的,是少量背着长枪,身着相对华丽衣裳,甚至有些穿着青色镶紫边,白色镶金边飞虎服等等这种低级武士赐服的壮汉。
他们正在领着一些头缠红色抹额的乡勇,盘查来往人员。
每个人靠近渭河边的人,都必须把铅弹和火药上缴,腰间的手铳也要检查是否装填。
而这些被检查的壮汉,虽然手里都拿着家伙,但面对盘查也不敢闹事。
因为在目前的大虞,唐山以内热兵器还是处于相对严格禁止状态的,乡间不管,但所有城镇,都不许公然持枪。
而这个枪,是特指手铳,因为长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让公然携带,必须要装在专门放枪支的长盒子中,不允许打开,更别提装填。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有爵位的武勋,从九品巡检以上武官,以及因军功得到过赐服的有功之臣。
这些人才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手持长枪。
这是因为,此时手铳需要到五十米内才能伤人,绝大多数时候,要做到有效精准杀伤,必须要靠近到十几二十米。
这距离,只要安保人员不是心胸大开安倍桑的令和废物那种脑瘫货,就不可能防不住。
而长枪,那就麻烦了,配备了米涅弹的来复枪,战场上都有大量四百米外狙杀的成功案例,和平时期伏击的话,效果应该更强。
所以必须要禁止公然携带,不然别说上层了,就是底层百姓,那也没多少安全感。
“嚯,果然是赳赳大秦,这么多的飞虎服,呀,还有云狮服,这都是国之勇士啊!”阿森站在渭河中的大楼船上,惊讶的感叹着。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