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白龙鱼服 (2/6)
进,从来不做那种大幅度的改革,非常注重社会稳定。
有人形容皇帝是切香肠的高手,王贞仪觉得再是贴切不过了。
比如对于科举,皇帝最开始是把秀才报考的门槛提高到必须高学毕业,接着又取消了秀才禀膳生和一定程度上免赋的特权。
正当读书人极为不满的时候,又大幅提高吏员待遇,放开吏员升为官员的限制,使吏员在地位上飞速提高。
然后又开始给吏员扩编,规定新进吏员必须要有秀才功名才行。这让大量的老秀才们欢声鼓舞,反对的声音立刻就没了。
只可惜,仅仅过了一年,朝廷再次收紧秀才名额,并且是逐年减少,到了明年,偌大的广州,都只给七十个名额,还把报考门槛提高到了太学毕业生。
“这对咱们其实是好事,考进士的门槛提高到太学毕业生之后,人数最多的高学毕业生就无法跟咱们竞争了。
现在佛山一个最低的第四等吏员,每年都能拿六十五银元,若是不求大富大贵,这小的小富小贵,也是极为不错的。”
一个明年毕业的太学生踌躇满志的说道,此时大虞六十五银元的生存品质,大约跟后世一年十七八万差不多。
在这个广州房价还没有特别高,偏远一点地方一套房子也就七八十银元的时候,一年六七十银元可以过得非常舒服了。
就像是后世广州一年收入十七八万,还不用怎么考虑住房的话,那简直就是天堂。
“朝廷这方面朝令夕改,我怕等咱们毕业的时候,又会有变化,总是让人心里不安啊!
而且那么多高学生,十年苦读,一朝断了通天路,说不好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一个贫家出身的一年级太学生,有些不安的下意识捏紧了衣角。
对于未来,这种贫困家庭的学生总是相当忐忑。
因为能送他们入太学,那都不是父母咬紧牙关供能行的,而是需要他们整个家族支持。
他们的学费,基本都是三伯家一尺布,四叔家一只鸡这样凑起来的。
他们的身上,背了太多的人情债,背负了太多人的殷切期望,所以很希望能一毕业就考中秀才,这样才能以最快速度回报家族。
“伯治兄你就是太官迷了,不能考秀才算什么,毕业了你来我家隆泰公司,年薪一百银元以下的职位随便你选。”
叫贫家学子伯治兄,还直接许诺一百银元高薪的太学生叫做罗增祥,他曾祖父是曾经会安明香人的首领罗阿爷。
这位当年可是救过皇帝性命的,当然,还有外人不知道的罗阿爷为了明香人为了皇帝,淹死了广南阮家全族的功劳。
罗阿爷当年与两个儿子一起,用生命为皇帝,为明香人控制广南扫清了障碍,他的后人当然会飞黄腾达。
罗阿爷的第三子,也就是这位叫罗增祥太学生的祖父,刚刚才因病从江西巡抚的位置上退下来。
他的父亲在朝日省给东洋总理、太上皇莫天赐做按察使,家里开办的隆泰公司垄断了万象大公国的对外商贸,光是三十匹马以上的马队就有十一支。
这种地位,这种出身,自然对做个小吏不感兴趣,一年一百银元的高级经理人职位,自然也不过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