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北固山下水波兴 (2/6)
bsp;作为乾隆皇帝的第六子,永瑢这话,实在是够肉麻,态度放的够低的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虽然是目前最年长的阿哥,足足三十四岁了,可是偏偏在他十七岁那年,就被乾隆过继给了康熙第二十一子胤禧。
嗯,把自己儿子,过继给自己叔叔当孙子,非常典型的通古斯人伦理观。
所以六阿哥永瑢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乾隆的儿子了,当然也就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继承权。
但他不甘心,因为那次过继,就是乾隆玩的小花招。
当年乾隆看永瑢逐渐年长,为避免开始有人站队投资,于是干脆把还算有点贤名的永瑢,给过继出去,断绝了下面人的念想。
和珅看了看永瑢,又听到屋内乾隆更嘶声的咆哮,知道自己必须要马上进去了。
于是他非常直接了当的问道:“六阿哥真觉得和某是在掌控朝政,或者说六阿哥觉得我可以?”
永瑢脸色更加恭敬,“只要和大人在皇阿玛身边一天,自然就能掌控一切,至于外面些许小事,我永瑢,愿意为大人分担。”
和珅懂了,永瑢还是知道分寸的,没想着一步到位什么的,他只想与和珅联合起来,一个控制住乾隆,一个控制住外朝。
可不要以为满清好像马上要倒了,这些没有意义。
哼,有意义的很,再怎么说满清还有大半壁江山,就算很快会掌握不住,但河北、山西、甘肃、关外、漠南漠北和青塘还是稳稳在手里的。
这些年,和珅帮助乾隆到处搜刮的,强迫官员上缴的养廉银,加起来还有两千多万两呢。
就算什么权力都不要,光是这些银子,就足够人冒任何风险了。
和珅点了点头,正要先回去安抚乾隆,突然又想起了袁守侗对他说过的话。
和珅此时还没有进化成以后那个老奸巨猾,因此没太想到袁守侗这人精老卷王的背后含义,他反而觉得很有道理的对永瑢说道:
“陛下如今不能理事,江宁看来是守不住了。
六阿哥如果想要有人支持的话,不如力主督促穆克登阿把江宁城中的几万旗人营救出来。
如此回到京城,这些人承六阿哥的活命大恩,自然就会拥护六阿哥。”
永瑢一听,顿时觉得很有道理,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压抑不住的笑意,“多谢和大人提醒,小王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俩二傻子。
历史上就不通兵事的和珅,他以为穆克登阿一出,不说击败兴唐军,至少能让双方势均力敌,既然可以这样,那接一点人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永瑢也差不多,虽然他素有贤名,但也就是不傻而已。
他不像永瑆是个书呆子,不像永炎也就是后来的嘉庆毫无应对事务能力,遇事只会说‘这可如何是好。’
这就是个普通人的水平,绝对称不上有多聪明更遑论人杰,离他老爹乾隆差了十万八千里。
是以永瑢比和珅多了解前线一点,但他也以为,击退兴唐军难,但掩护满城里面的旗人撤退是问题不大的。
当然,永瑢觉得,妇孺扯不出来也无所谓,蒿椿和成德这样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