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什么八旗天兵无敌,怎敌我上下齐心 (2/7)
bsp;这个叫做关德保的佐领抹了抹头上的冷汗,有些尴尬又很焦急的对福康安说道:
“大人,这汉人在说鞑子确实败了,鞑子确实败了。”
雾草!
福康安和朱珪悚然一惊,这尼玛可不是什么好话,听着要上来打一波似的。
“走,快走,加快速度,退到韶关才准休息。”福康安立刻忘了刚才还在因为没有把佛山人杀光的遗憾,焦急的率领队伍赶紧北撤。
。。。。
广州城北七十公里处,清远县。
福康安马上就会感受到什么叫做宗族势力的恐怖之处了。
因为此时的清远县,陈姓占据了八成以上,而且祖先全部是从闽北上杭迁过来的客家人。
虽然分了三四个宗祠,但一笔写不出两个陈,有事的时候,还是非常团结的。
这地方号称县官的鬼见愁,因为出了衙门,满街满城甚至满山遍野都是姓陈的,全是一个或几个家族,连下面的衙役大多都姓陈。
在这种地方做官,你要不把陈家有威望的那些族老搞定,保证你今年的税收任务完不成不说,还很可能还因为找不到轿夫,连出衙门都没人给你抬轿子,让你个县太爷穿着官服靠双脚走路,直接社死。
这玩意在北方,甚至是岭南以北,都是无法想象的。是以这种倒反天罡的存在,让满清在清远县的统治力,极为薄弱。
“来了,来了,松老爷和文老爷来了!”一阵阵欢呼在清远清新陈氏的宗祠处响起。
所谓的松老爷就是陈邦彦的重孙子陈松峰,文老爷就是陈子壮的重孙子陈绍文。
自从大家都知道莫子布推崇岭南三忠,陈绍文的的堂弟陈绍成惊天一刺之后,这两家的后人立刻就成了英雄之后,风云人物。
“家门!”
“家门!”
陈松峰和陈绍文那是一点也不低调啊,两人直接穿着莫子布赏的大明五品文官青袍,带着二十几个身穿鸳鸯战袍的士兵出现了。
而清远的陈家,虽说是上杭来的客家人,但是他们到广东的时间很早,最早是宋末就来了的,因此他们的客家话有点怪怪的。
甚至很多陈氏子弟为了融入广府文化圈,基本都不说客家话,而是说粤语了,双方的交流基本没问题。
“还是咱们汉人的官袍好看啊!就像是祠堂里老祖宗从画里走下来了一样。”
清溪陈氏的族长看着二陈身上的官服,羡慕的眼睛直冒光。
陈松峰轻轻一拍手,后面的士兵捧出了一套五品绣白鹇的青袍官服,三套八品绣黄鹂的绿袍官服。
在场的六个七族老,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眼球,他们贪婪的看着官服,眼神再也挪不开,连外围的子弟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当官,是人都逃不过这个诱惑,更别说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人。
“大王有令,清远陈氏若能拦住鞑子,授知州一员,就任广南归仁道,另授田一万亩,山林田地三十万亩。
再授县丞候补三员,择日择地授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