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欲与洪武试比高(二合一) (2/7)
年一届,明年景兴三十六年正是大比之年,所以阮儼才这么提议。
“陛下,参从之言有理啊!三十三年的大比录取各地才学之士甚少,不过二甲两人,三甲十二人而已,明年可以考虑多录取一些。”
郑森接着参从阮儼的话就说了起来,这北河的盘子不大,总共不过五百多万人,所以科举的规模自然不能跟北面比,要是录取的人多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蛋糕可以切。
所以北河的科举,历来就不会出现把三鼎甲、一甲进士,二甲同进士,三甲赐同进士等都录取满的情况。
而是会按照考生的实力,考官觉得你有庭元(状元)实力,就会把你点为状元,有一甲进士的能力,你就是一甲进士。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假如朝廷拿出来分的蛋糕太少,就会发生一届大比就录取七八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情况。
景兴三十三年的大比(1772),就属于这种比较惨的一年。
而郑森现在让阮儼放出话来,要把批驳莫子布当做明年科举的试题,又要扩大进士的规模,实际上就是在向下面让好处。
只要北河的京汉高门,衣冠世家愿意跟着郑森走,那就大家都有官帽子。
“如此甚好,如今全天下士人都在批驳莫贼,当然要多多擢拔忠义之士,如此明年大比之后,朝廷一定会众正盈朝的。”
黎维祧还是笑呵呵的答应了,演橡皮图章这位爷已经演了几十年了,属于得心应手的那种。
反正他后黎朝除了这座王宫,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利益了,要给下面人让利,那让的也只能是郑家的利益,他犯不着阻拦。
郑森大为高兴,他的官帽子可不会白给,好处给了下面的京汉高门,那这些高门大族就要出丁出粮,帮助他去对付莫子布了。
而郑森在启动舆论机器要把莫子布批烂批臭的时候,莫子布自然不能一点也不反抗。
他只是想把北河有自立倾向的人找出来处死,并不是要把所有北河京汉高门都干掉。
所以莫子布也必须要出来抢夺舆论阵地,至少要将其中愿意归一的,挑选出来作为基本盘。
于是,我莫大王把自己关到了会安的行宫中,开始不断复盘这几百年来安南的历史,以图找出其中能站住脚的大道理。
不得不说,我莫大王作为一个P社战犯,自初中起就喜欢在作业本上地图开疆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基本的历史逻辑,他还是非常明白,甚至可以说有些精通的。
就在他面壁的这段日子,莫子布逐渐理清了整个历史的脉络。
这历史上自静海军节度使吴权自立开始,对于狭义上的安南,也就是北河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北面的朝廷,而是南面的占城国。
自东汉区连杀官造反之后,这一地方就开始变成国外了。
此后虽然刘宋、隋朝都有重新收复,但当地内核属于南亚系的占城文化已经完全压倒了汉文化,形势无法扭转了。
是以自吴权自立开始,安南汉人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南亚系占城文化的不断冲击。
而当时,经过南诏占领安南都护府后的大屠杀,原本生活在安南的数十万汉人只剩下了十来万。
而他们面对的占城人则数以百万计,单靠自己,根本无法对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