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殖民也是需要培训的 (3/4)
。
潮州传说郑信当了国王之后,就有乡党到了暹罗,但郑信不给当官,只送他们几坛子腌菜打发回潮州去。
这些人一生气,刚上船就把坛子扔进了海里,结果有人留了一两坛,回到潮州后才发现里面装的是金银。
这虽然有很明显的加工痕迹,但仍然可以反映出一些当时的情况。
眼看潮州乡党不能拱卫他,郑信又才将注意力转回了原本被他扫到了一边的纳真们。
而这些纳真,虽然为了利益再次效忠郑信,但不信任的种子已经种下。
很多人都觉得郑信王只爱他的华人乡党,不爱纳真,心里深藏着对未来某一天又会失去国王宠信的担忧甚至恐惧。
郑信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他对这些纳真更加宽容,希望能安他们的心。
同时又企图让暹罗佛教尊他为佛王,企图利用宗教的权威,来拉拢和镇压。
但一切都晚了,适得其反了。
过于的宽容,导致了纳真们更加容易互相串联以及对国王敬畏心降低。
对佛教的过于逼迫,也反而导致了更大的反对。
暹罗,可是一个神权在某些时候,能跟君权并驾齐驱的国家啊!
所以后来,悲剧得以轻易发生,先是小规模叛乱,接着近卫军借机闹事反对国王,并控制了郑信。
最后通从前线带大军返回,假做清君侧,实际上杀了闹事的近卫军又控制了郑信,来了个渔翁得利。
最后的最后,郑信的侄子率领郑信少数还留在暹罗,已经会玩萨克迪纳制之乡党起兵营救郑信。
然后被通轻易击败,全部被杀,郑信也因此殒命,吞武里王朝灭亡。
这个王朝唯一留给华人的遗产,就是潮州人虽然萨克迪纳制没玩明白,但是在教育、商业、技工、贸易甚至基层官吏等方面,完全掌握了暹罗。
通也不得不继续和华人合作,用他纳真的身份继续扮演华人的自己人。
然后用了两三代人的时间,逐步把这些掌握了暹罗除开军队和大贵族爵位以外几乎所有行业的华人,基本暹罗化。
诗诗和一众女人诧异的看着莫子布发愣,甚至脑袋上开始冒出汗珠,而又不敢打扰他。
女人们并不知道,莫子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已经完成了一次基本与历史一致的复盘。
吞武里王朝的倾覆,与其说是郑信个人能力的原因,不如说是时代的悲剧。
当中国的文化走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已经失去了西周夏君夷民时期,一个卿大夫带着百来国人就可以开垦出大片良田,控制上万野人的时代了。
更悲剧的是,郑信出身的潮州族群,偏偏还是已经不太能夏君夷民的华人中,最为重商的族群,没有之一。
这就让郑信天然跛了一只脚。
可以想象,要是郑信的族群是相对更能屯垦的客家或者其他群体,至少能在吞武里城周围建立稳固的基本盘,不至于路走到一半,又去吃回头草。
而这个复盘,也让莫子布心中一凛,他模模糊糊感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