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南风起北风也起(为盟主天偌水加更五千字) (2/6)
。
硬生生把前来会盟的几股势力,从盟友变成了自己的下属。
其余众人虽然心里有点不满,但事都搞到这个程度了,总不好事业还没开始就内讧吧,于是忍了下来。
胡丕岳一看没人反对,心里更加高兴了,当即以首领的身份,带着众人歃血为盟,约定杀官造反。
见火候已到,狗头军师张文献就走了上来,向众人说道:
“虽然如今阮氏主昏臣奸,但民心并未彻底失去。
我听说武王之孙旸,贤明仁德,不如我等以推翻篡位之定王,诛杀奸臣张秦桧,拥立贤主旸为借口起兵。”
所谓的王孙旸就是阮褔旸,他是上一代阮主武王阮福阔的孙子,现在阮主定王阮褔淳的侄子。
贤名肯定是没有的,阮褔旸现在十岁都不到,不可能有什么贤名,不过倒是挺聪明的,朝堂民间也多愿意说他的好话。
这是因为上一代武王阮福阔死后,由于世子阮褔皓早逝,便遗诏让次子阮褔继位。
然后权臣张褔峦勾结内侍褚德,禁军正兵掌营阮久通等,篡改了遗诏,改立阮福阔年幼的十六子阮褔昕为主。
阮褔昕登位后改名阮褔淳,就是现的第十代阮主定王。
不过阮褔淳虽然当了阮主,地位却并不稳固,国中民间普遍不服,认为他是篡位者。
而应该继位的阮褔,又早就张褔峦被幽禁毒杀,那么剩下的阮主之位法理,就轮到了早逝世子阮褔皓的儿子阮褔旸身上。
所以民间很多人同情阮褔旸,认为他才是真正的阮主,到处传播说阮褔旸天资聪慧、仁德爱民什么的,并尊称为王孙旸。
名声有多大呢,大到张褔峦都不敢随意杀害的地步了。
这也是张文献说,阮氏民心并未完全失去的原因
众人都没什么见识,听到张文献这么说,纷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张文献又进一步趁热打铁说道:“既然要拥立王孙旸,不如做的更真一点,寨主兄弟可随母改姓阮,诈称王孙旸的族亲。”
呃,阮褔旸是独子,他父亲阮褔皓早死,哪来的什么族亲,不过糊弄老百姓够了。
于是刚刚竖起大旗的胡丕岳三兄弟,宣布从父姓胡,改为母姓阮,并将中间的垫字,换成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文。
胡丕岳就变成了阮文岳,胡丕侣就变成了阮文侣,胡丕惠则是阮文惠。
历史上三兄弟反目,三弟阮文惠称帝后宣布放弃垫字,只称阮惠,其便是安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山光中皇帝阮惠。
此人在安南历史上极为有名,甚至在亚洲都有些名声。
与安南历史上与击败蒙古大军的陈朝兴道王陈国峻并列,是安南唯二可以拿得出手的历史人物与军事统帅。
。。。。
河仙,武定城,莫氏家庙。
鄚天赐神色复杂的为父亲鄚玖上香之后,才缓缓走出殿门。
而在他身边,嘉定陈家的族长陈大胜拖着病躯赶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