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瘟疫、罪责与灵活的忠臣 (2/4)
它们在水中浸泡多日,吸饱了水分,再经历烈日炙烤,腹部迅速膨胀到了一个夸张到可怕的程度。
清军害怕爆开,不敢上去拖拽,于是有些缺心眼的索伦人。
嗯,其实也不叫缺心眼,实在是他们这些长在东北甚至外东北鲜卑利亚荒原、丛林中的北人,实在没见识过热带瘴疫的可怕程度。
这些缺心眼的索伦人在远处用弓箭将腹部鼓胀的野猪、马骡等牲畜射爆,砰的一声,各种恶臭的内脏和大便溅射的到处都是。
他们这才走过去,把这些牲畜拖拽着,扔到营房外面,回来也不用开水洗手,或者就用营房大缸中,看着干净实则细菌极多的雨水简单洗了两下。
浑然没察觉到身上、手上已经粘着了星星点点的污秽。
有人递来一个饭团,索伦兵嬉笑着接过这个总算不是散饭的饭团,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
东北的寒冷,隔绝了太多的病菌,哪怕到后世,东北人来到两广、海南,都还有日常没注意导致感染细菌。
或者将肉菜随便一扔,过会就发现不能吃的例子,就遑论此时了。
瘟疫之神已经在向清军招手了,清军的主帅们则完全没注意到这个危险,他们还在激烈的进行军议。
此时,清军被堵在老官屯不能前进,已经成为了事实,他们各种办法也试遍了,确实没办法拿下老官屯。
一群人讨论来,讨论去,也只有两个选择,或者说一个选择。
那就是让云南调动边民,每人携带铁块到新街,然后就地在新街铸造口径更大的五千斤,甚至八千斤大炮。
清军营中,此时正好有原茂隆银厂的工匠来投靠,他们精通铸造各种大炮,可以为清军就地建造。
但此法见效甚慢,起码也得三四个月,不知道云南的物资,还经不经得起这种消耗。
但众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的决心,因此谁也不敢言退兵,只能继续耗着。
其实,清军还有个绝地翻盘的杀招,那就是精选一支数千人的精锐,绕过老官屯,走明瑞走过的老路直插阿瓦。
这样一来,清军分兵,缅军肯定也要被迫分兵,且要大大的分兵,因为缅军野战的话,三打一都未必打的过清军。
那么这样一来,老官屯的缅军就要减少很多,防御力也会大大下降,如果一切顺利,极大概率会造成缅军处处破绽暴露。
但是,第三次战争明瑞的惨败,已经在事实上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主帅傅恒想到了,但他犹豫了一下不敢提。因为万一要是分兵失败,虽然概率较小,但也不是没有。
万一分兵失败,再葬送数百上千健锐营、前锋护军这样的驻京八旗精兵,以傅恒的地位,恐怕都难保项上人头。
同样的道理,就算傅恒提了,下面的阿桂、海兰察、哈国兴、叶相德也绝不敢同意。
他们可没傅恒这么硬的背景,万一失败,傅恒不过是自己人头不保,他们恐怕全家的人头都要保不住。
乾隆以高额赏赐和严格军法练起少量精锐的办法,已经在此时开始显露出它极大的弊端。
过于严苛之下,没人敢担责任,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