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九十五章 生意经 (2/3)

具备追求财富的决心和勇气。

    但还欠缺一个生意人的眼光和经验。

    特别在初涉商海中的第一次扑腾里,他表现得相当幼稚而且莽撞。

    但他还仅仅把自己呛水的原因,归咎于运气背而已。

    仍旧远远没意识到做一个生意人需要多么大的本事。

    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谚,叫做“三年能学出一个手艺人,十年也学不出一个生意人”。

    还有一句是,“一等智商者从商,二等智商者从政,三等智商者从文”。

    这些话虽然具有一定主观片面性,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上存在差异。

    但起码能说明做生意这事儿并不像人们想象这么容易。

    事实上,咱都别说宁卫民前世在商场混起来有多么困难了。

    就是这个众所周知做生意的大好时代,造富无数充满了机遇的年代。

    真正能从商场里发迹的人也没多少。

    如果有谁不信大可以看一组数据。

    因为据有关资料记载,1980年京城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为五万人左右。

    到了1992年,这批人真正成为大款的只有两成。

    另有两成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改行了。

    就像张士慧经历的两次失败似的,既是属于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有头啖汤喝的人,都有本事端着这碗滚烫的汤,安然喝下肚儿的。

    头一个想吃螃蟹的人,也很有可能被螃蟹夹住了手指头,从此对这东西看见就害怕。

    所以宁卫民很有必要,也很愿意,把这里面大致的情况给张士慧说清楚。

    以防他在这条路上再吃大亏。

    这一天晚上,在渺无人迹之时,重文门旅馆前台的柜台后。

    吃饱了宁卫民和张士慧都泡上了一杯酽茶,守着一大壶的开水和两包只余一半儿的烟开聊。

    给他们解闷儿的还有一包“怪味胡豆”,来自宁卫民拍众位女同事马屁的残余。

    这玩意如今在京城尚是一种新兴食品,挺时髦。

    是宁卫民刚在鲜鱼口里,那还挂着“秋江食品店”牌子的老号“通三益”买的。

    也正是因此,那位目前和张士慧做临时搭档的刘姐,才会喜滋滋的拿着两包这玩意,跑到后勤部找洗衣房的熟人聊天去了。

    真正的把前台这块地方儿,让给了这俩钱串子切磋生意经。

    要说宁卫民这口才和肚儿里的玩意可不白饶。

    乍一开口,不但整了一个《百家讲坛》的做派,把张士慧给震住了。

    而且说得东西也确实是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真由不得对方不服气啊。

    “……我跟你说啊,这要想把生意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时鲜 小寡妇与糙汉 逆天邪神 我都飞升了,你叫我去高考? 空空十年 大小姐她一心只想上位 原配重生成情人?夺回家产虐渣男 僵尸:开局小说提取,先天至尊骨 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相关推荐:
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空降的禁欲上司,是我前夫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谁说她们慢热 玄学直播间:这届鬼怪太难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