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三章 目的地 (3/4)

    与此同时,遍布街头的标语牌、语录墙、和大字报也都迅速消失了。

    年轻人甚至穿起了时髦的喇叭裤,姑娘们把头发烫成卷发。

    这些都是生活即将发生积极改变的明显信号。

    但话说回来,这也只是表面性的变化而已。

    真正的内在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一个非常缓慢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由于改革刚刚开始,此时社会的生态环境,还在遵从着计划经济体系的规则。

    现实并没有给宁卫民提供什么大展拳脚,谱写个人传奇的空间。

    旧有势力和观念还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

    首先说做买卖吧,这个年头就没有合法的个体户。

    做小买卖的人有是有,甚至都有人胆大包天,推着小车跑到天安门广场上,明目张胆卖卞萝卜去。

    可有一样,千万别碰上“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

    否则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东西会被充公、没收、罚款。

    倒腾粮票、工业券、侨汇券的事儿,当然也有人在干。

    可那罪名也更重,倒卖票证涉及国家经济根本,已经算刑事犯罪的范畴了。

    真被逮着,就不是号子里待几天的事儿了,至少也得两年起步。

    想吃医院、火车站,当黄牛党同样没戏。

    这年头,票证制度严格执行,限制了外来流动人口。

    京城的医院仍然是为本地人服务的,到不了挂不着号的地步。

    医院看病是三联单制度,也没人愿意花钱买专家号儿。

    出差的旅客呢,又几乎都是公派,必须用介绍信买火车票。

    那谁会买高价票啊?买了也没法报销啊。

    要说这方面唯一可行的,恐怕就是倒卖点电影票或是演出票了。

    可干这个,一是利薄,二是有点晚了。

    电影院、剧场已经有各路的毛神划定势力范围了。

    这些人又哪儿是好惹的啊?

    外人贸然伸手,最轻也得捞顿胖揍,弄不好就让人给花了。

    至于邮票这东西,倒是没人管,私下里的交易也很繁荣。

    可惜的是,多数集邮者都是以票易票,交换自己没有的邮票。

    此时集邮就是集邮,仍旧保持着极大的纯洁性。

    真有人用重金求购珍惜票的情况不多。

    而尤其让人急眼的是,此时猴票已经发行了。

    那一张张整版的“金猴儿大钞”就趟在邮局柜台里无人问津。

    偏偏对兜里比脸还干净的宁卫民来说,是看得到,吃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穿成七零寡妇,我靠商超带飞全家 末日堡垒:我有一颗火种之心 末世种田求生:捡个崽崽开农场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权力巅峰:从第一秘书开始 噬魂双尊:双圣位葬灭九幽 黄泉书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错嫁绝嗣大佬,娇女她一夜多胎了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相关推荐:
穿成七零寡妇,我靠商超带飞全家 权力巅峰:从第一秘书开始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