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先备后手,再揽将星(求首订) (2/3)
sp;在养心殿谋划了一番昌明号明年的大计,忙完了这些朱常洛才暂时歇了歇。
到了此时才有时间去慈宁宫那边走一趟。
到了慈宁宫,李太后竟在朱翊钧起(不来)居的那个院子里。
“实在凶险!”李太后后怕得很,“若勋臣也不答应则如何?”
朱常洛先看了一眼朱翊钧,而后才笑着走过去,却对李太后说道:“皇祖母勿忧。孙儿初次御门听政,臣下们总还要在意新君威严的。祖制之下,皇帝执意要做什么事,也许最终做不成,却万不致于旨意都发不出。”
要不然何必散朝后先安抚那些旧勋臣?
该做的都做了,如果接下来还有旧勋臣被鼓动地做出什么事,朱常洛不介意杀鸡儆猴。
定国公本人就是当年因为闹事被夺俸过的,相信他知道轻重,多少帮着朱常洛安抚一下他们。
作为今天朝会上敢于出声反驳申时行的奖励,朱常洛赏银二百两。
“可那言官死谏……”
朱常洛摇了摇头:“那侯先春既不敢明言心中所想,又仍想卖直邀名,孙儿做出要点明关键的模样,老臣们就不敢让他继续说下去了。官绅盼着皇帝别重用武将、别把兵权抓得如臂使指这种事,岂能上了秤?若如此,就当真是不忠。孙儿昨日就对老臣们说过了,有些事朕是可以装糊涂的。今天看来,他们倒是真的没漏泄出去,要不然那侯先春岂敢如此狂悖?”
“这还不算上了秤?就怕他们暗中谋划……”李太后听他说后面不一定做得成,又担忧起来。
“什么都不做,尽量少做,自然会让他们猜不透。但若想做点什么,岂能真瞒过这满天下的聪明人?”朱常洛看着朱翊钧,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些,父皇是最明白的。”
朱翊钧并不理会他,眼珠子都没动一动。
“孙儿先从兵权入手,在臣下心目当中,这自然是有志之君登基后最可能做的事。但后面要做什么,步骤和方法,他们仍要猜。只不过,他们大概会从人事和财计上想法子来应对,这些都是能料想到的。”朱常洛很平静,“今日倒有意外之喜,宁远侯毕竟是有见地的。父皇,您封他伯爵,召他还京,帮了皇儿大忙了。”
朱翊钧忍不住看向了他:是说老子封的勋臣真好用?
新朝首次朝会的结果还在酝酿,紧跟着到来的就是献俘大典。
此耀武扬威之举,胜战将卒要押着逆贼俘虏从北京城外沿中轴大道直趋午门。
对京城百姓来说,就是能看热闹的一件事。
这次的热闹不小,因为押着俘虏的将领很特别。
一身戎装骑在马上顾盼得意的,自然便是今天之后将以彰勇伯扬名天下的刘綎。
围观群众里已经有消息灵通的听说了此事,议论声传入刘綎耳中。
但他仔细听了听之后,却发现自己不是议论重点。
“……这员年轻小将……怎么瞧着不像是个爷们?”
“兴许是个儒将!”
刘綎不免转头看了看另外一员押俘功将,心头古怪:献俘大典,怎会也点了她来?
不过从那偏僻乡野到了这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