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煌明无止境(全书完) (4/5)
我说希智怎么一直没有把这些运来,原来是在融炼成锭。”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
东征,是大明和藩王、勋戚们一同出的钱。前期的军资、粮饷,于对马岛等候东洋舰队建成的三年里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就算有拓海团练洋行提前以贸易方式提供了帮助,大明的负担一样很大。
去年秋拿下九州岛和石见银山之后,按理来讲东征大军应该有所反哺了。
但一方面战事进展顺利,另一方面可能田乐也需要用当地搜刮到的财货来先行就地犒赏一轮以安将士之心,所以直到一年之后的今天,从东瀛俘获的财货才运抵大明。
当然不可能全部运过来,所幸大明需要的也不是那边其他的东西,金银铜最好。
这回,田乐一口气运来了黄金四十三万余两、白银六百三十七万余两,铜料也极多。
大明当然不能仅仅是白拿这些,至少不是白拿全部。
朱常洛要长期经营东瀛,就得给足够物资帮助他那一个堂弟和两个亲弟弟在那边站稳脚跟。
“除了一些勋戚可以启程过去之外,潞王和朕两个弟弟所请,卿等怎么看?”
方从哲先问的是袁可立:“依枢密使来看,此后战局将如何走?就此颁旨允其立国予以册立,那幕府军负隅顽抗之下,要鼎定东瀛还要多久?”
袁可立说道:“其胆已丧。希智公年高,如今官兵士气正盛,只要粮饷军资不成问题,一两年里足可扫平。反倒是倭酋所盼王师后方不稳,允其立国予以册立,可安上下民心。”
方从哲点了点头,而后就说道:“陛下,如今却有一难题。此前所议本州岛设一国,那九州岛、四国诸岛另设两国,二位郡王却有些不甘。”
“潞王家出力确实更多一些。”朱常洛一边思索一边说,“不过他们那本州岛也确实远大于另外两岛。潞王怎么说?”
“潞王年幼,不过谢表中所言,但听圣裁。”
朱常洛点了点头:“幕府来了这么一招,既然如今本州岛西半来得容易,那就让潞王早些安心吧。允以他们旧习关东关西为界,西本州设方壶国,东本州设蓬壶国,九州四国就设瀛洲国吧。常瀛年幼,他可以再等一等。”
如此一来,这东瀛倒真以海上三神山来命名了。
“那方壶王……”方从哲犹豫了一下,“臣担心他虽领旨,毕竟与此前允诺不同,朝鲜徙民也心有不甘……”
“那就让他们整编方壶军队,随军作战。此后所得,不必再进献上国,让他们多分一些。”朱常洛不容置疑,“分设三国,是让他们为大明牧守海疆。为长久计,均衡是最好。”
众人默默不语。
如今李太后早已逝去,皇帝也不用对潞王一脉过于宽厚了。
未来这方壶国主虽然不会说什么,但终究会心里念着原本该尽得本州之地的。然而南面、东面是皇帝两位亲弟左右钳制,他倒难以生出什么异心。
就这样也挺好。
“官产院也指导一下。”朱常洛则对王德完说道,“必欲征东瀛,与外滇道理一样。这两处地方虽然多灾,但矿藏不少。有了这两处,此后金银铜供应便不成问题。”
“臣明白。”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