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43章、人定胜天,何况天子? (2/4)

nbsp;“不错。”朱常洛点了点头,“朕尊敬夫子,却不以其为至圣,正因如此。夫子是古先贤,那时不义之战颇多,天下最主要产出便是农桑。夫子盼天下安定,正因吃饱穿暖、无有人祸而致流亡便是人之所需。可一代又一代,天灾人祸总免不了。患寡之外,更患不均。最终,无非仍是一个利字。利从哪里来,怎么分配利,怎么能既不患于寡更能保证极度不均,这些便不是礼制和道德能解决的了。”

    有些观点,朱常洛在格物致知论里已经阐述过。

    现在,他们大多已经回过味来。

    朱常洛就是要他们首先打心底里接受一点:所谓朝廷,所谓典制,都不是空中楼阁。没有底下的经济根基,坍塌是迟早的事。这种认识,并不是讲仁义、讲礼制就能代替的。

    那需要“儒门”真正让出一定利益、付诸行动。

    “取其精义,去其糟粕,明其宗旨。”朱常洛总结道,“国策国计,该是君臣一同秉持大政,诸家诸业参议。朕不怕什么结党,要结该是君臣一体俱为同党!其宗旨该是为天下万民福祉,致大同,为事生产者之根本利益而谋国;其精义是精研学问推陈出新,应生产所需而为,增广新利益而非争执旧利益;其要害是保底限公平而倡导公义,循宗旨律己,依律法而治!”

    皇极殿内只有他的声音:“循此宗旨,更要立国之宪条,君臣同守!将卒忠于此,便是忠于国,忠于天子。贤臣良将非因儒身而明是非伦理,而因奉此宗旨、明此精义、知此要害入庙堂,克己守法。如此,则朝廷官府秉权不致有恶政、生民不患寡亦少患不均。大明既然民心稳固,德化四方,便能始终更加强大。狼子野心之辈,自会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

    叶向高呆呆地看着他:“国之宪条?”

    臣守什么,这倒不新鲜。

    但皇帝理论上都是随心所欲的,君……要守什么宪条?

    “不错!”朱常洛很肯定地说道,“朕百年后,天子亦要遵守这国宪。朱家若失德,忘了立国为了什么,将来应该怎么办,后人自会明白可以怎么做。但不论怎么做,党旨不容更易,天下再不容只是哪一家乾纲独断。军队,本来就是天子贤明、天家未失德才忠君,何必讳言?但从此后,武将勇卒也要遵奉宪条律例,军队必须是忠于国,忠于为民之朝廷这个集体!”

    众人心中涌起滔天巨浪。

    皇帝拜相放权,他们以为这就是极限了。

    而万万没想到,皇帝现在甚至暗示着将来皇帝可以不掌权的意思,至少也是皇帝和诸相一同分掌大权。什么后人智慧……说白了既然不容哪一家乾纲独断,那就是某个集体说了算嘛。这集体大小有讨论余地,但既然皇帝都说了天子也要遵守国宪,那么不就是抬高臣子地位?

    这时,朱常洛又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道:“这些考虑,朕也已经对太子说过。”

    “……陛下千古明君,襟怀之坦荡,臣等钦佩之至……”

    叶向高带头拜赞,朱常洛却又说道:“若能走到那一步,则今后不必三跪九叩。君臣既然都是一心为民,那就不必太强调尊卑。”

    众人一时无措,不知该说什么好。

    而朱常洛又说:“若立了国宪,朕与卿等可谓同道,志向相同,只是略有上下之别,而无太多尊卑之位,那么官绅与百姓呢?”

    他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朱常洛提醒他们:“不患寡而患不均。凡事尽力看到本质,若官绅将来大多有同道之志,他们又该怎样从本质上让百姓深信朝廷施行仁善之政、民心稳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我在战锤召唤第四天灾 怀孕后,前任小叔找上门要负责 东京推理文豪 没人告诉我她是女帝啊? 偏护寡嫂不成婚?扇完巴掌嫁权臣 诸天,从神象镇狱劲开始! 魔法学院的闪现天才 修行十三年,才获得二郎真君传承 娱乐圈的老实人 方术的世界
相关推荐:
我在战锤召唤第四天灾 怀孕后,前任小叔找上门要负责 没人告诉我她是女帝啊? 偏护寡嫂不成婚?扇完巴掌嫁权臣 诸天,从神象镇狱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