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万世之基 (5/6)
。要天下人都知道,都信当然难,但都不得不信不难!要点便在这里面,表里合力,恰如阴阳相济。听朕细细道来……”
他确实是结合了这么多年的经验,终于才在最近想通了即便前世也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他曾经非常熟悉的那个组织能不断地适应变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组织能力,解决了那么多古今中外都难以解决的组织难题?
不是说别的,就好比内部演进得非常极端的军队问题、专权问题、路线大转变问题。
没什么道理啊。
这绝对不只是其诞生经历了血与火淬炼或者百年沉沦的原因。那样的事,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同样不是一句历史局限性就能解释的,古人里能想得深远的同样不少。
但他来到了这大明,亲自面对着最强盛期的儒门之后,他终于有所体悟。
为什么他还是认可了夫子“至仁”的名号?
因为自从他喊出了仁义道德之后,自从这一套被绑定在皇权身上之后,从此就给天下历朝历代的君臣上了一把锁。
私底下和实际里怎么样且不论,但至少公开层面,谁也不能逃脱这把锁,都得用着这样一套规则。
因为这套规则就像决出了皇帝之后再由君臣建立朝廷一样,都是整体利益分配当中十分好用、成本非常低的一套法子。
朱常洛迟迟不能彻底去搞什么官绅一体纳粮,便是由于还没有新的法子。
而他熟悉的那个组织能始终有那么高威望、那么高的稳定性的原因,道理是相通的。
因为她创立之初,便不讳言自己的理想。
那不是某一个个体,那是一个规模足够庞大的组织。
一个人天天以道德楷模自诩,都不好再公开做个坏人。
一个组织不断地做着公然宣称,难道只是为了喊口号哄普通人?
不!那是为了约束组织内部!
尽可能地约束。
当然了,只有口号,当然像田乐疑惑的那样:有什么用?
所以在朱常洛说完了群贤议院所代表的规矩之后,田乐终于茅塞顿开。
“……这样一来,在这同党之内,明君贤臣想做好事,反倒是大义在身无往不利;狼子野心之辈,反倒束手束脚了……”
“没错!”朱常洛笑道,“一脚站在道德高地,一脚站在议事决策规矩圈里。好的制度,当然得帮着想做好事的人,防着想做坏事的人。”
“……只怕公文流程上,并不方便。”田乐立刻就皱着眉头,“陛下自然清楚,历来诸多弊病,都藏于案牍架阁和公文流转之间。”
“不着急。”朱常洛拍了拍两个小辈的肩膀,“他们还年轻,朕也年壮,先往这个方向筹备、做事、营造大势。再说了,朕也清楚,整个君臣朝廷官府也只是表,生产技艺和平民百姓福祉才是里。将来,自有让这政令上下极其通畅的法子和器具,让狼子野心之辈徇私舞弊和结小党弄权的空间越来越小、时间窗口越来越短!”
卢象升听着许多新名词,但都听得明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