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群星闪耀 (4/5)
新官只能忐忑地前往执政院。对徐都令,他是佩服的,不论是学问还是才干。
只不过徐都令公务繁忙,能抽出来关照南都大学校的时间不多。
宋应星做了两年多的官,现在倒越来越迷糊朝廷在南都大学校上如此花钱的意义何在。
到了执政院,等候了许久才得到徐光启的会面时间。
一看到他,徐光启就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又急又没底,先别急。南都明年的经费预算已经呈送去京城了,年底大政会议自然会批复。当初我也做过百家苑学正,你慢慢来。很快,不会要很久了,南都大学校跟太学广东分院不一样!”
“……都台,能有多不一样?”宋应星有些郁闷,“南都如今比乡下也好不了太多,洋人和南洋藩邦的蛮夷又多,士子们都宁愿在广州进学。”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南都大学校专攻自然格物!”徐光启笑了起来,“眼下还差不多,那是因为一样东西还没研制完成。等那样东西创制好了,那才是新天地。”
“……什么东西有如此神效?”
“试问将来若要造办铁船,无风自动,这些学问哪里能去学?”徐光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就按朝廷定下的办学章程去做!如今也是没办法,西洋那边自从葡萄牙与大明开始交战后,就认为这边战乱频频,不敢过来。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我亲自给伽利略他们的一些弟子和朋友去信过,他们其实对大明诸多西洋供奉的待遇艳羡不已。”
“……”
“我确实忙。这样吧,若是觉得愧对陛下信重,你就先自己做出点成绩。不管是自然格物学问上,还是翻译编撰典籍上,把底子打好。哎,我现在倒没有当初在百家苑快活……”
于是宋应星果然得到了像赵世卿所说的“成果”,但又心里空落落的。
在这南海之滨,总觉得自己可有可无,那么陛下在当年那一科进士里只单独召见了他又是所为何来?
此时此刻,北京城里的朱常洛又看着一道奏本,表情古怪地嘀咕道:“卢象升……”
“陛下,怎么了?”王微听到皇帝忽然开口,习惯性地问了一句。
刘若愚不在的这段时间,她倒是有点像是御用太监了,皇帝每每会让她去传命。
朱常洛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谁能想到袁可立忽然和卢象升认识了呢?在河南……
但能让袁可立在奏本里忽然提了一句,可见两人相见时,袁可立确实认为这小子是一个适合将来进入枢密院的文臣。
这倒是让朱常洛有些好奇起来,才十几岁的年轻人,这些年也没得到特别关照,他积累了什么样的学识眼界?
朱常洛笑着把奏本放了下来,心情轻松。
就像田乐和沈有容这样他以前印象不深却又确实有着非凡才干的人一样,本就能在青史留名的家伙,哪一个简单?
大明人才济济,无非需要一个更公平和更开放的舞台罢了。
殿外大雪纷飞,卢象升刚到真定府,他正在井陉看人烧石灰、烧水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卢象升感慨了一句,“忠肃公十二岁成此诗,我辈远远不及啊。”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