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天道大考 (2/4)
历代,这都是不容臣子沾染的,象征意义太浓。
现在他们回到了各自的暖阁里,一边整理着上午的经过,一边等着皇帝赐的餐食送来。
对方从哲、贺盛瑞之外的六人来说,这是皇帝启程南巡之后与皇帝再次近距离讨论政务的第一回。
田乐当然还好,但另外五人心里的触动都不小。
总觉得如今这位天子当真是气吞万古,远离中枢之后这么久,回到了京城里竟然并不是对他们这一年的得失采取审视、考较、戒备的态度。
他似乎真不担心皇权受到挑战,甚至有点不那么在乎皇权的意味。
像是比许多忠直之臣更盼着真正的众正盈朝。
今上气吞万古,襟怀广阔,这当然没问题。将来了,太子登基之后,再二三朝之后呢?
哪一朝天子其实都不希望真正有众正盈朝,总要把圣眷投向一部分佞臣、幸臣、近臣。制衡之道,帝王心术罢了。
如今朝堂之上,诸衙分置,自然也有互相制衡、监督,军权更牢牢握在其余诸衙不允置喙的枢密院之中。
但枢密院也是文臣为首啊。
直到此刻,他们才切身体会到,这八相之设、中枢改制,实在不只是为了新政顺利。
天子所着眼的,只怕是真正改变秦汉以来君臣治理天下的权力格局,或者说为人臣者的思想根基。
不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要把自己……当做半个天子?
这实在过于大逆不道,叶向高不敢深想。
他总觉得眼前模模糊糊,也不知道这种结构将来会走向何方。
但这种感觉让他激动,让他确实想做些什么。
不是要谋逆,而是皇帝既然如此宽容,是不是真能大刀阔斧做下去,留下千秋美名?
张居正如今虽然已经由天子正名了,但他当年的遭遇也是事实。陛下说都能得以谋身,就一定能谋得功成身退?
大家都知道午后该商议来年计划了,来年就该推动地方改制了,会去触碰势力根深蒂固的江南和不知多少地方大族。
过去的地方官衙设置和权力安排固然已经搞得大明财计艰难,张居正也只能为大明再吊一口气。但两百多年来,地方大族一代又一代人投入经营地方势力和关系,如何能轻易地被洗牌?
既得利益者,都抗拒这种格局改变,因为过去的太多投入可能就此打水漂。
所以上午可以不找茬,但午后的来年计划,则会给予期盼。
期盼,便是压力。
一可而再,再可再三吗?
果然,午后稍微歇息了半个时辰,再到皇极殿之后,皇帝就开门见山了。
“先说朕此前为何先问煤炭踏勘开采及备灾之事吧。居安思危,大明要尽快做好官府办事效率、上下一心应对大灾的准备。”
朱常洛既然有心这个事,虽然还没能像上午安排翰林院成立专门小组去做的那件事那么细致,但从南京出发之后就有所安排。
历史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