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备粮,过冬 (3/5)
器,而是大宗的基本生活物资和生产工具。
朱常洛又对刘若愚说道:“再去告诉昌明号,让他们从北边多采购些牲畜。朝鲜这六百万两金银,都换成货物给他们。”
“是。”
朱常洛接着对赵世卿他们说道:“道理要跟江南大族讲清楚。田地收成始终有限,粮食虽然必须保证要多产,但江南富余人力财力,从工从商还可盈利更多。北疆各族、朝鲜、将来的西域南洋,都要买大明好物。朝廷为他们开创新的财富机会,他们按律例政令来完税,这才是长久之计,眼界放开阔长远些。”
“臣等谨记。”
“去吧。等朕回京之后,明年就该颁旨地方改制了。这东都,将来承继南北货物流通,又要东向琉球、东瀛。江南士绅能看得长远的,就知道该抓住机会。”
裁撤掉南直隶,但给出一个新的区域中心。
这就是给江南洗牌。
朱常洛再回南京就只是略作停留,主要是等诸多东西装船。
借来的三千万两银子,借这个机会在江南采购的一批物资。
南巡嘛,一路自然会让运河钞关为御驾让路,运力有所损失。既然如此,船队最好别空着。
呆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晚上又是赐宴,这次除了南京诸官,还有受邀来的江南士绅代表和耆老。
次日临行前,成敬和李成梁都在码头上。
礼毕之后,朱常洛本拟登船,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走向他们二人。
“保重身体,好好颐养。”朱常洛一一双手握着他们的手掌,“朕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江南了,你们就肩负重担,不能轻离。”
成敬的眼眶红了红,对皇帝这意外的举动十分感动。
“老臣谨遵圣谕!”
李成梁看着举止随和的皇帝,目光从他的眼睛上离开弯下了腰。
“陛下一代圣君,臣岂不效死?”
朱常洛闻言笑了笑:“盼用不上宁国公效死。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宁国公,成守备,江南就继续仰赖二位先镇守大局了。”
说罢这才转身登船,留下身后再次拜倒山呼万岁的南京臣民。
鞭炮齐鸣之中,御驾扬帆缓缓启程,沿着秦淮河准备入江。
朱常洛站在外面,向岸上挥了挥手,随后继续凝视着南京城。
这座城,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极高的地位,也有说不尽的故事。
但现在,它代表的是这个大明里守旧的那些力量。
朱常洛以天子之尊,携无上威望,准备先剥离它对这个大明的一些重要性。
这一点无人能挡。以大明之大,断不容某个过于庞大而重要的地方势力不断拉扯着她前进的脚步。
为此,他已经替江南考虑了很多,开辟了各种各样的出路。
既有朝堂上出仕受拜为相的尊荣,又有坐上新时代工商大船的财富机会,更是直接免除了五府白粮这个压了苏松常嘉湖百姓二百余年的重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