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新旧之际,圣人王传道 (3/5)
天这个局面,从朱常洛登基之后就已经注定了。
享了这么多朝代的富贵,也该还了。
他们的矜傲,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他们不是孔尚贤,没有衍圣公这个名号的担子,没有像他一样在京城近距离地感受着惊涛骇浪、暗流汹涌,没有直面过皇帝,他们看到的只是曲阜的天。
而曲阜的天上,他们认为是夫子罩着。
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夫子大过天子。
天子常有,而夫子只有一个。
只不过如今的天子,已经开始尝试做当世夫子了。
朱常洛对诸多弹劾孔氏的奏疏并没有给出意见,只是又参与了一场太常寺的学问讨论,去太学为大学苑和中学苑即将结业的这批学子讲了一次格物致知,亲自出席了太子的第一次讲筵,又到通政学苑为即将赴任辽宁省的这批官员讲了一堂课。
而后便是在腊月里的第一次朝会上诏告天下:总领中书大臣叶向高擢任执政院宰执,加太子太傅,左柱国,赐外朝抬舆。
泰昌十年正月,择期拜相,宰执携诸相祭祀天地社稷,天子领群臣谒太庙。
叶向高自然是欣喜欲狂,同时更加明白了:要把孔氏狠狠当做新政的战鼓,使劲擂一擂!
擂到皇帝喊停为止!
宰执定了下来,像山东一些府县的百姓状告孔家这种事,属于日常政务,朱常洛可以不发声了。
他仍旧只治学。
太常寺里,今天除了他朱常洛,伽利略、开普勒、王徵也到了,还有刘若愚。
现在刘若愚则手里拿着一根绳子,一直转着那个系在绳子末尾的木球。
“自观天望远镜制成之后,二位西洋供奉已经观测许久。钦天监那边,也一直参与研究。”朱常洛指着刘若愚,“朕去通辽,去时,回来后,也一直在思索其中道理。前几日与伽利略又聊起潮汐,终于有所猜测。”
他看着一众太常学士:“治学者,无不存了探求大道、以近天理之宏愿。若说什么最难捉摸,大概莫过于日升月落、星辰列张。朕以为,这天地间大概有一种无形之力,朕谓之引力。正因为有了这引力,日月星辰才有规律可寻……”
说罢,自然是开始缓缓阐述他关于天体运行规律的“猜测”。
因为引力的存在,所以不管什么东西若无依托,必定从空中下落。大到日月星辰,因为有引力存在,所以才会因为公转、自转而日升月落、潮起潮落。
太常学士们大多都是研究经史人文的,自然听得瞠目结舌。
“……陛下是说,大地……也在不断转动?”他们难以接受。
“这倒佐证了朕那格物致知论当中所说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直在动。”朱常洛竟绕到了这里,“之所以察觉不到,无非人太渺小,而大地过于辽阔。但如今早有佐证,大地是个球。若是航海之人,就另有一套章法去测距。他们瞭望远处,若有一船来,也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潮起潮落,风起风止,有许多能证明地球在转动的证据。这些证据,博研院随后会去求证。但如今,朕这些猜测,倒都能解释得清楚了……”
由不得不清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