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衍圣公的大麻烦 (3/5)
sp;叶向高当然也听得出来皇帝要的是什么。
在这个皇帝底下做重臣有个好处:有许多大事,皇帝是坦诚与几个重臣交流的。
所以将来的执政院该做哪些事来推动新政,叶向高心里十分清楚。
执政院嘛,只管民政,那就是当家管财计。大方向上是要帮助皇帝和朝廷得民心,尤其是小民之心。具体路径上自然就是富国,从士绅赋税和工商收入上富国。
叶向高更需要的倒是怎么让皇帝相信他的决心和魄力。
回到了奉天殿之中为他配的总领中书大臣暖阁,两个台阁佥书也明白自己这顶头上司这些天着紧的是什么事。
于是他们拿了几道奏疏过来。
“书相,山东按察使和兖州知府、济宁知州的奏疏,两刻钟之前刚到通政使司。”
“什么事?”叶向高还在琢磨着皇帝的话,缓缓坐下先端起了茶杯。
“和曲阜有关……”
叶向高手上一顿,看向了他们。
瞧见两人意味深长的眼神,他搁下了茶杯伸出手去。
细细看了之后,自然是他们呈奏曲阜最近上告之人甚多、孔氏本支旁支也大肆内斗的事情。再加上大批赶考举子在济宁州聚众声讨前往曲阜的舟船车马涨价数倍,背后隐隐有人煽动。兖州知府又说了徐弘祖一案……
叶向高知道衍圣公一脉不好轻动,如今京城里还在讨论孔尚贤的治学心得呢。
这家伙是知道风向、姿态摆得极低的,去年踊跃组织孔氏旁支迁边、购买特发边防国债,又请辞济宁知州和曲阜知县。前不久更是以衍圣公身份为格物致知论摇旗呐喊,如今能被皇帝放回曲阜安享晚年,不就说明了皇帝还是愿意让他回去控制内部矛盾吗?
但叶向高忽然意识到:皇帝是皇帝,宰执是宰执。
要推行新政,哪里绕得过衍圣公一脉代表的士绅阻力?
这宰执不正是应该磨刀霍霍吗?宽仁之名该给皇帝才是。
他的眼神变幻不已,心里做着艰难决定。
没什么事比向孔氏开刀更能表明决心和魄力了。
兖州和曲阜不是没有聪明人。正因为孔家的做法,济宁知州换了人,孔氏主动安排一些旁支迁边,自然让有心人看出孔家在示弱。因此,才出现了集中上告孔家往年恶行的人。而孔家迁边、承买国债,都是要往外掏出利益的。内部出现了不公,这才让本支旁支闹得不可开交。
当此之时……该助衍圣公一臂之力啊,助他解决孔氏内部矛盾。
反正他肯定是能继续退让的,只要能保住这衍圣公的名位。
利益嘛,自然得吐出更多来。
他想了没多久就站了起来:“御台可在殿中?”
“在。”
叶向高点了点头:“好!你们机敏,不错!”
夸了两个秘书一嘴,他就快步去找沈鲤。
方正刚介的沈鲤,当然会愿意与他一同联名弹劾孔氏鱼肉乡里、为害山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