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57章、大明有神器 (4/5)

期驻守更遥远的地方。

    “如今辽东也是一样。”袁可立十分肯定地说道,“建州女真一定会被平定,但将来如何守稳这边,不让他们再次为患?宪庙时犁庭扫穴过,百年一过,女真人又繁衍生息,甚至如今建国妄称皇帝!地盘打下来容易,守住才难!”

    锐利的目光一个个看过去,袁可立缓缓训诫:“我知道许多将士心里都有想法。泼天大功近在眼前,为何不攻?但何必徒耗性命强攻?何必只盯着眼前功劳?朝鲜如今也叛了,甘肃陕西宁夏,如今百姓又多了些。想立功,难道只有辽东这次?兵不血刃,留得精兵在,将来辽东镇更好守,将来也有更多地方立功!”

    “……都督教训得是。”有些人眼看袁可立神色难看,赶紧先开口表态。

    现在的枢密院可不比以前的兵部和五府,现在枢密院里有专门的军纪督察署。

    皇帝和枢密院都认可了袁可立的方略,他们都已经知道。

    现在袁可立郑重其事跟他们讲道理,如果还继续拎不清,说不准袁都督立时就要先办了谁立威。

    袁可立表情缓和不少,随后又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将来。

    改了驻防地方的辽东镇以后就是以防备残余的女真及科尔沁为主的防线。从通辽、扶州、辽源军民府到这一带将会设立的建州军民府,“一穷二白”。

    没有稳固的长城边墙,地盘更广袤,山峦更密布,不知需要多少兵力好好配合。

    现成的城、堡、寨,当然是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这些都能让将来的驻守更加容易。

    所以赫图阿拉城要成为一个典范。大明这么做,就是要把女真权贵和女真小民区分开。

    建州女真败势已成,自然会有很多人想投降保命。大明围而不攻,倒显得更仁德;而三部归顺之民能帮大明修木寨墙,有口吃的,和大明相处融洽,难道不是榜样?

    袁可立告诉他们,留下更多士卒的性命,将来可以娶女真婆娘,生下崽子来,在这里落地生根。一两代之后,大明的辽东镇才真正稳如泰山。而如今九边都将没有军籍,全是民籍。继续从军可得重用,饷银无需忧虑;不愿从军也能够因为在这里落地生根了、关系遍布两族而谋些好差事。

    不论是读书做官,还是买田买山,又或者组织女真亲族上山采参打猎做生意,都比在这里强攻丢掉性命要强吧?

    “苏子河已经在化,过了河,离城墙就没多远。箭矢如雨,何必强攻?你们想立功,兵卒可不一定觉得现在这样不好!”袁可立最后总结,“多围一天就多一些行银,性命还无忧,是不是这个道理?”

    有人正待回话,乔一琦从帐外进来,领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抱着一个盒子。

    “陛下专程遣人送来利器。”乔一琦指着那个盒子,“陛下旨意,都督善用之,此望远镜有千里眼之妙,博研院巧匠正在加紧磨制更多,如今这件乃是试制出的孤品,是陛下亲自用过的。”

    “千里眼?”袁可立一惊,随后先走到南面对专程送东西来的钦使谢恩,“臣袁可立叩谢陛下赏赐,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人却躲开了,其中一个说道:“刘公公吩咐,这不是赏赐。说是待制得更多之后,大明诸将人人都要有一个的,此为将来枢密院寻常军备。”

    说罢把盒子交到了袁可立手上:“袁都督先拿着。我们和此前传旨的一起离京,不敢急行,以免震坏此物。都督快验一验,若还是震坏了,我们罪过可就大了。”

    袁可立好奇地拿过盒子,走回他位置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女儿高考被顶替?战神抗匾跪军区! 画医锦华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在姜府做奶娘的日子 华娱从代拍开始 斗罗:带着英灵纵横绝世唐门 圣女来时不纳粮 庶出主母 长生:从观照妖魔开始 从两界开始御兽修仙
相关推荐:
画医锦华 在姜府做奶娘的日子 庶出主母 长生:从观照妖魔开始 从两界开始御兽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