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谋身谋国 (2/3)
已经听说了这种倡议,心中当然不愿:太常宰是更超然的,施政院却是累活辛苦活。
而且谁都知道,新一任的总督政务大臣只怕是要配合皇帝做一番大事了。做大事,就意味着毁谤非常多。
他只想继续留在进贤院,反正这一辈子官已经当到头了。
接下来只是把新儒学彻底立住,就是足以留名青史、功劳足以摸一摸太庙的事。
朝堂里的人各有各的想法,陈矩从翠微山回来之后,就正式向朱常洛请求退居二线。
“不继续在宫里镇着了?”
陈矩跪在养心殿里摇了摇头:“如今用不着奴婢镇着了。还盼陛下恩准,让奴婢去定陵守着先帝吧。”
朱常洛沉默了一会。
可以安排的位置很多,但陈矩想去为朱翊钧守一守陵。
朱常洛知道,当年陈矩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心里始终是觉得愧对于朱翊钧的。
他向来是这样的人。于国而言,他认可朱常洛的勤勉与努力。但于私而言,他心里自有他的道德准则。
朱翊钧弥留之际回光返照,没有怪他们。陈矩呢?心里大概只剩下这个结了。
能再为朱翊钧守一守陵,他能安心离世。
想到这里,朱常洛点了点头:“也好。”
于是先于吏部尚书的出炉,司礼监首先换了掌印。
陪伴朱常洛多年的王安终于成为内臣之首,奉旨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厂卫里做一番新调动。
现在的厂卫,与以前已经有点不一样。
大明所有驿站都已经由枢密院在管理,而都知监负责奏本和御批的上传下达,也深入到地方。
目前知道都知监和东厂实则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人不多,外臣里大概只有一些重臣清楚。
锦衣卫南镇抚司察两京动静,东厂借着都知监的壳察其余地方动静,这还不够。
“陛下有旨,东厂后面就裁撤掉了,专以都知监之名行事。但御马监下,则设外察事厂。”王安看着王之桢等人,“这外厂,要锦衣卫、天枢营、都知监一同用命,以海陆边陲驿站为根基,再与昌明号、宗明号等一同行事,专责察知外藩动静。王指挥,这些事你也是知道的。”
王之桢心头一凛,点头称是:“陛下御极之初便有安排。”
“现在底子打下来了,该把各处线头拢为一体,专设提督。陛下口谕,让骆思恭来办。”
“臣领旨!”
“锦衣卫也要做好准备。”王安深深地看着他,“等这一回朝堂换好了人,就该开始了。”
“是。奉旨,臣已将锦衣卫之内总旗以上都遴选好了。地方卫所的情况,臣也摸了一遍。”
“好。那就让骆提督领着北镇抚司得力人手五百,先去天枢营那边候着吧。四月里,陛下要去遵化。”
他们开始商议着关于这个外察事厂的事,而此刻,辽东巡抚熊廷弼刚刚收到边关那边乌拉部告来的状。
富察氏是主动归附建州女真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