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绝不负功臣 (5/5)
换源:
sp; 张维贤从没想过那么远,现在他明确了皇帝和枢密使他们应该已经在谋划开疆拓土了。
但张家已经是国公之家,还如何再光耀一些?
莫非可封在世的异姓王?
还是像黔国公一样永镇一方?
他听说徐弘基那小子把昌明号的分润拿了出来献予皇帝,为孝陵卫买马。
那小子是跟自己较劲,还是已经暗中得了陛下什么允诺?
泰昌三年的最后一夜,朱常洛留了五个人在宫里赐宴。
这是张居正还活着的五个儿子。
“虽是晚了一些,但今日且代父皇,敬张太傅一杯。明日朝报刊告天下,便是张太傅名誉尽复之时。朕绝不负功臣,自明年起,卿等专助朱家教养子孙,朱家代代尊张家为帝王师。”
“陛下厚恩,臣……”张嗣修作为五兄弟里如今的老大,早已经泪流满面。
这天下午,他们已经听了皇帝关于整个宗室的计划,也听了皇帝的许多远望。
张家将成国戚之家,但仍要入朝为官。
而张嗣修更会领着一个重任,成为将设于十王府的大明宗学督学,教习大明所有皇子、王世子及其他能考入宗学的宗亲。
刚刚会走路的皇长子,已经在之前被带过来向张嗣修行了见师礼。
从云端到谷底,如今又回来了。
天亮后,已经试刊了两期的《学用》朝报发了正式的第一期。
大明历史上绝绕不过去的张居正三字赫然在上面,宣示着新政的不可阻挡,也宣示着皇帝绝不辜负有功之臣的决心。
即位之初就封了三侯五伯,此后启用了许多已致仕的老臣,哪怕曾经“凌迫皇权”的沈一贯也是安然落地的,如今又恢复了张居正的名义。
天下官绅何去何从?仍要像泰昌三年一样“谋反”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