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绝不负功臣 (2/5)
sp; 哪怕他心存疑虑问过几回,但自然只被告知是楚王血脉。
被怀疑着,长大之后就只能更依赖王家人和亲王大权去压制其他旁支,王家则在这个过程里暗中大肆侵吞楚藩资产。
朱华奎是他们的旗帜、牌面,当然会好好供着朱华奎。既然衣食无忧、倍享尊崇,朱华奎也乐得如此。
实际上他当然是愚蠢的,不然不会让楚藩内部的矛盾酝酿得越来越大,更不会对号称天下有数富藩的楚藩存银只十余万两视为正常。
现在楚藩是必须处理了,要一同考虑的还有其他宗藩的问题。
楚藩好说,朱华奎“两兄弟”和王家等都逃不脱罪责,武冈郡王伦序是最近的,就让他来袭封楚王之位。
但包括楚藩在内的所有宗藩,都要趁这个机会好好改革了。
“这样不会让各藩都心惊胆颤?”朱常洛问了一句。
“先诏告天下,新封了楚王,这自然只是陛下秉公处断。昌明号分润仍给三藩,再召诸王入京面圣,各藩只会担心自己藩内又出什么问题,今年宗禄定不会短缺。旁支宗亲既然安定,只有诸位亲王心中忐忑,那却不需担心。何况,京营大军拉练出去了,还没回来呢。”
朱常洛想了想,笑着点了点头:“这倒是一场盛事。”
大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再没有过亲王入京面圣了,何况是所有亲王?
但朱常洛希望的宗藩改革,又需要当面沟通。
这么多亲王入京面圣,礼部的事又会很多。
礼部的事,又牵涉到太常大学士的人选。
第二天,沈一贯的儿子沈泰鸿也收到了父亲的信,于是恩科会试登榜之后先在翰林院通政学院学习的他不得不紧急地拜访着很多人,为了浙江的事。
而朝会上定了下来,明天又是关于太常大学士的正式廷推。
有能力角逐这个位置的,包括李戴、朱国祚,还有萧大亨、李廷机、叶向高、李三才。
温纯去担任枢密副使之后,李廷机补了他左都御史的位置。
李戴和朱国祚本就在进贤院,叶向高则是南京礼部尚书,萧大亨资望已经很重,李三才则是结交颇广。
但太常大学士这个位置还必须有足够的学问基础,如今又肩负着改革儒学的重任。
廷推结束,所推出的正选是萧大亨,陪选则有两个:叶向高、李戴。
燕朝之上,四相都在。
朱常洛看了廷推结果之后笑了笑:看来有不少人想把萧大亨选离南京,哪怕让他这个三甲出身的人来做文相也在所不惜。
又或者说,是朝堂上已经完全没有旧党魁首之后,他们只能捏着鼻子,不得不推出这个昔日的浙党大将出来。
朱常洛想了想之后就拿起朱笔来圈了一下,开口说道:“毕竟是太常大学士,还是要有才名学问。这三人之中,让叶向高来吧。”
朝臣虽可廷推正陪人选,最后决断的权力却只在皇帝。
四个人都思索着,知道萧大亨在南京继续做好就是最大的功劳。以他的年纪,恐怕无望更进一步了。而如今才四十多岁的叶向高,此后不知将在朝堂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