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27章、鸠占鹊巢 (1/4)

      消息其实已经不胫而走,毕竟朱常洛是先在百家苑里公开说了万岁山上立圣庙的话,还开出了关于定律的赏格。

    燕朝之后,关于儒学和学问思想的大争辩已经不可避免地在京城率先开始。

    或者说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而乡试和恩科在即,京城学子何其多?

    这种热闹的大讨论,朱常洛是乐见其成的。反正燕朝上已经确认了方向,重臣们已经不得不酝酿出那份制旨出来。

    朱常洛还在趁热打铁。

    养心殿内,御书房中极大学士朱赓与詹事府詹事杨时乔、詹事府少詹事兼掌司报局范醇敬、司报局朝报总编黄辉、文辞编校王衡和书板编校董其昌都在这。

    詹事府摇身一变,下面所设已经尽是实在衙署:司报局专理即将刊行的朝报,司经局专理民间书籍送审及书号发放,司传局专门对接司礼监经厂和驿站发行体系。

    今天到皇帝面前议事的只是司报局。

    “这朝报若印发了下去,总不免流入民间。就叫《朝报》,那就仿佛只是朝廷官府与闻。”

    范醇敬说道:“那以《时闻》名之?”

    朱常洛摇着头:“此事非同小可,卿等都要深刻领悟这朝报用意。下达地方的,往往只是政令。地方官不在朝堂,不明一些政令是如何考量的。这朝报,对朝廷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剖解政令考量,其次是将朝廷赏罚明示地方。对地方来说,见字如面,总不会觉得在地方就离朝堂太远。此外诸多政令考量,各地施政得失、赏罚,于他们而言也是学而习之,知而用之。”

    朱赓听明白了:“陛下之意,莫不如点明宗旨,叫《学用》?”

    要不然为什么他是御书房中极大学士呢?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引导。

    叫这个名字,看上去只是一份很普通的学问刊物,但适用面反倒更广,导向也更加明确:朝廷主张——不,陛下旨意就是希望天下人学以致用。

    不拘普通学子还是官员。

    首先要学,其次要用。

    朱常洛点着头:“甚好。”

    他当然可以自己就拍板定下名字,但这也是一种办事方法。

    如果连这朝报的编辑团队都不能深刻领悟宗旨,以后报上出问题的地方只会更多。

    而目前,朱常洛花在御书房里的时间其实很多。

    翰林院过去确实太清闲了,对朝廷来说似乎作用不大,但不代表朱常洛会鄙视翰林院。相反,目前为止进入翰林院的规则还没变,能进入翰林院的,至少都是顶级做题家。

    其中有天资卓绝的,也有十分刻苦的。

    文字工作经验十分足的朱常洛自有用好他们的法子,现在就是他十分熟悉的节奏。

    这其中,还有不得不重新回到翰林院的董其昌。既然他书画都好,那么就先做个美编吧。

    “届时专制大纸刊印之,像是驿站这种人来人往所在,两张制,正反两面,贴上之后便能广而告之。”

    杨时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盛世风云铁马劫 1980巴山猎耕记
相关推荐: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 盛世风云铁马劫 逃之妖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