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16章、举国的“抄家” (2/4)

等佐官,还有新设的里正。

    一个县州就能多出十个左右的低品官位,整个大明相当于一口气加了万余新官位。

    但这批低品官好找,李戴所说的六品以上甚至四品以上就不能那么低的标准了。

    大明存世生员可能有小几十万,但存世举人就下降到了一万多,存世进士则只有两三千人。

    明年才是乡试之年,就算明年提高乡试录取名额,也应对不了这一批辞职潮带来的影响。

    朱常洛看着两人,下定了决心:“地方官当中,不拘出身。阅历丰富、举人出身的官员,一样该擢升的擢升。老带新,出不了大问题!这名单,是进贤院该操心的事。无论如何,朝廷不允许被这种事要挟住!朝廷财计刚有改观,不允许又退回去!明年举子恩科取士、乡试加正榜名额。再加上太学,三年之后,大明不要因为青黄不接而无法应对官员集中请辞!”

    又喊来了王锡爵和陈蕖:“能任事,能操劳的,不吝褒赏。勤职奖廉银,地方上给足便是!即便地方上有再多阻碍,宗旨只有一条:为朝廷办事,朕就不会亏待!”

    也许接下来的三年里,地方士绅在厉行优免之余将会十分坚决地断了什么孝敬。也许地方存留下来的银子满足不了地方官吏的胃口。也许他们要拿着比以前实际上更少的钱干着更多的事,还要面临诸多不合作与推脱。

    但这就是改革会遇到的问题。

    风气改变过来,就是不容易的。

    变动过快是不好,但是安安稳稳地、流动不足也不好。

    不论如何,皇帝对于这一批请辞的态度是:都允了。

    然后反手颁下旨意:明年开恩科,明年乡试各省都加一些正榜名额。

    说不定后年会试还要增加取士数量。

    “不加赋税,朝廷冗官,养士如此之多,钱粮从何而来?”

    国子监的监生正处于“身份变动”的时间。

    太学即将开学,他们当中优秀的那批,是直接转入大学苑。

    他们本就是各地遴选呈贡,倒不必经过考选。

    但现在他们也在议论他们的将来,毕竟恩科、乡试正榜名额增加、官位增多,对他们的前程都有影响。

    上了车的就想被门焊死,稀缺才有价值。

    “厉行优免,自然是取自官绅之家。”

    这一伙议论的几个人没有提到商税。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能把生意做大的商户,岂是大多是“儒商”之家或者“儒商之族”。

    科举、联姻……既然有钱财,终究是比普通小民要容易一些的。

    从天下官绅之家“开源”,再养着更多的官员,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够他们讨论的了。

    但有一点:已经有官身的,恐怕会有不少人不愿看到权柄被摊薄、不愿有更多人涌入这名利场。

    其中又分为进士出身的、举人出身的……各有各的小算盘。

    “但他们又各有顾忌。”

    枢密院里,朱常洛又来了一出四世同堂之后,对回到京城述职之后即将再回去的梅国祯、邢阶、彭国光、吕兆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相关推荐: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 盛世风云铁马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