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用心赏赐 (2/4)
r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容不得他们多等。
九月过完,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
秋粮如何征收、贺表奏本和施政院要求的题本如何写,交上多少赋税,这些都需要确定,诸府州才好遵行。
沈家真的是认认真真清理起投献田土人丁来,还重新丈量了只在他们家明天的田土、重新清点了他们自家的人丁,然后把沈家该优免多少、应缴多少田赋、按例今年开始该有多少丁口要摊役银都算了出来,呈到了县衙。
表面上当然是一个从朝堂黯然离开的首辅不想被人拿到错处清算,实际上呢?
最后,沈一贯又亲自张罗,邀请回到了宁波的学籍监察御史谢廷赞,再与浙江上下开了一场联谊文会。
这个时间,皇帝恩赦张居正几个活着的儿子、召他们到京城谢恩的恩旨也发了出来。
既然是明旨,消息当然能从鉴察院底下的六科传出。
区区一个消息,传的速度当然比那个缸快。
此刻已经不是万历二十八年新君登基的前后,此刻已经是泰昌二年的秋日,中枢都没有内阁了,一房四院代之。
天下不知多少官绅都陷入自己自首之后能不能安全的忧虑之中。
虽然他们都知道长兴知县舒柏卿刨了二十七万多两出来,皇帝真的没怪罪他是那么多案子的“同谋”。
可是有很多人不只是和光同尘,有很多人手上实则是沾了血的。
浙江的做法,其他地方暂时还不知道。
刘元霖等人想了许久之后,才知道沈一贯真正玩的手段是什么。
“……他们这是逼我们自己认罪!”陈经济握着拳头,“以无罪之身担如此罪责,难道还真把银子记在他们名下,让他们退回来?”
“……要我们给陛下自陈罪状,留下案底,让陛下使过?”
刘元霖咬着牙:“舒柏卿的例子!”
长兴知县舒柏卿就是这么干的,只不过他把自己的罪行也曝于百姓了。
结果对那么多士绅大展官威,他倒是一时博了个青天名声。
“可是就算要效仿他,仓促之间,哪里找来那么多现银?难道要现在慌忙去变卖什么?”
刘元霖又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可以存留不少……”
没错,说是存留了,除非没有那么多现银存留下来,又在账上先记着,三年之内再慢慢还清。
但三年之内,该呈上去的学政、水利、路桥事,又不能不办到。
新的鉴察院必定会像今年派下学籍监察御史一样,专派御史巡视这些事。
“……谢曰可的话,能信吗?”
“……龙江公面前说的话,总要作数吧?”
他们真的来不及了,马上就是十月,太学考选必须有结果,皇帝要求了今年的第一批太学生年内入学。
而太学考选,与士绅考察又是相关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