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烫屁股的好位置 (2/3)
见那额匾的字已经写好,先安排去装裱了。
“陛下,当真御笔手抄《论语》啊?”
如果真完成了,那可是能成为传家宝式的“宝册”。
抄书自然不能草草抄完,有时候一字没写好,那就是瑕疵了。
朱常洛说道:“自然来真的。就冲着孔家那么多良田,朕也要手抄。捧着朕手抄的夫子教诲,孔家若不以身作则,那岂非罔顾朕一片苦心,让朕失望至极?”
田义只能感慨皇帝着实愿意耗费这一番苦心。
“万余言罢了,朕抄两遍。一份送孔家,一份送太学藏书楼。到时,朕还额外抄录一些先贤教诲言语,你让工部在太学之中多置石碑,摹刻其上。”
田义咋舌:这可真是耗功夫啊。
但对朱常洛来说算不得什么。
字数虽多,但他以前做的是什么工作?
对他来说,很熟悉的状态。
虽然用毛笔写字比不上电脑打字快,要注意的细节更多,但就当练书法好了。
于是其后召见外臣时,他们来了总看见皇帝正在抄书。
他们刚告退,又看见皇帝提笔继续抄书。
孔尚贤终日坐立不安,还要做着准备大礼迎接皇帝赐匾和赐书。
真的被架到火上了啊!
那份方略已经发到外廷,形成了诏制。
都察院正在推选各地的学籍监察御史。
烫屁股的位置。
科道言官是很好的位置,提学也是很好的位置。如果是过去,这新设的学籍监察御史也会是很好的位置。
可现在摆明了就是要下去得罪人的,是要下去革除一些人功名的。
这事又不得不推行。王锡爵倒是推荐了很多人,旧党也担心全是那些锐意进取的新党占据了这些关键位置。
局面很古怪:一方面要争,另一方面很多人又不肯去做这件事。
朱常洛仍在抄书,不管这些。
他只是给这学籍监察御史又多了一个权力:考察有恩有罚,学籍监察御史可以奏请恩荫某些少年青年英才进入太学小学苑和百家苑。
天平就这样倾斜了,这十五人很快被推选了出来,其中有七人在京。
乾清宫里,朱常洛看着他们七人。
其中有熊廷弼,他要去南直隶做学籍监察御史,负担最重。
“纠劾士风,察荐人才,这是国朝文教根本重事。”朱常洛对他们说道,“你们专巡此事,务必谨记先贤教诲、国法律例,更要以身作则!”
“臣等谨遵圣谕。”
“三年考满,朕许你们人人参政藩司!”朱常洛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勿负朕望!”
熊廷弼等人心中剧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