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反万历化,君勤臣怠 (2/3)
r />
此刻李戴几乎把他那边认为可以担任这辽东巡抚、巡按职位的名单、履历全部念了一遍。其中已经完成考功的,都是京官,地方官里只有北直隶、山西、河北等近一些的地方完成了。
众人在正月十五天没亮的寒风之中听得瑟瑟发抖:你个老不羞,就差当廷拿个竹筒出来准备抽签了是吧?
按如今官场上最可能的升迁路径,最有可能升任监察御史的,包含了整个大明的知县、各府推官,这个名单有多大?
朱常洛越听眉头越紧皱。
这么快就已经以罢工、怠工相威胁了?反万历化了是吧?
又或者真要大刀阔斧、全力压制内阁、把诸多大权都还给六部才会有人有忠心和勇气来用事?
王锡爵实在听不下去了:“大天官部议就没拿出个正陪名单吗?哪怕陪者多一点。”
李戴只是冷冷说道:“吏部诸曹郎官缺员亦多,不便部议。吏部诸曹郎官缺员,按例也该由九卿推举,尚书不得自择其属。”
“那仁夫奏请先行推举补了吏部缺员便是。”
“考功未毕,那便主要是从在京六部诸衙中推举了。臣这里也有如今在职可选之名册,陛下容禀……”
众人听得有些绝望,难道便在这件事上一直说到天亮?
你还说自己体虚!寒风之中,你已经站着念名单念了快两刻钟了!
朱常洛耐心地等他念完了,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自去岁十二月初一便安排了考功补员一事,到今日一个半月过去了,仍只能先补吏部诸员,而后吏部再部议拿出名单?申阁老,京内京外百官翘首以盼,内阁便没有多催办此事?”
申时行也不含糊,出班就说:“此次缺员众多,补员之后便更有为数过千之改任。吏部确实事繁,臣等也不得不慎。”
朱常洛看着他们。
泰昌元年伊始,安静了一月有余的百官们终于拿出了这个办法。
不明着对抗,但事事按照流程和如今的规矩走,皮球可以推来推去。
若因此京营整训不便推进、开源之策不好落实、考功补任久久未能结束导致地方官耐心渐失,那么斥责重臣不敢用事也毫无益处。
说不定个个都因为在酝酿的改革风暴而盼着离开漩涡中心。
不是谁都想做皇帝信重、要与天下官绅为敌的权臣的。
所以沈一贯病遁了,李戴开口就请辞。
朱常洛也可以直接点选,那自然没问题。
但那就会让一些人没经过正常程序,属于殊恩拔擢。做得好是应当的,稍有差错,便会成为“幸臣”、“佞臣”。
挡了别人的路异常升迁,皇帝越过正规流程任用的人在体制里便大多是异类。
申时行先“体谅”了一下吏部,看到皇帝沉默不语之后又说道:“辽东边镇事重,大天官既已有可选之人,臣便先举荐二人。边镇巡抚,事务艰繁更甚于诸省府。臣奏请迁河南巡抚李汝华巡抚辽东,起复万历十七年进士袁可立巡按辽东。”
朱常洛看向了申时行,这是他表现出来的忠诚和体贴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