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改元泰昌,新年难过 (2/3)
或户部佐官兼理,弘治年间之后由户部派主事一人负责,一年一换。嘉靖年间,委任东昌府兼理,不久又改回户部。
过去几年,临清钞关是由马堂管的。
现在马堂被撤了回去,再改成户部派主事,如今马堂的前任李养宇又被派了回来。
“大人,好不容易盼朝廷撤了税监,如今又颁新政,这可如何是好?”
“有什么新政?”李养宇皱了皱眉,“是加税了,还是新增税目了?”
除夕之夜,他仍旧不得不见这个人,自然有不得已的原因,于是说话也直白。
“……小人此前呈请愿献店房一所、银三千两,只求冠带荣身。”那人埋怨道,“朝廷若缺银子,为何又不受这开纳?”
“秦永泰!”李养宇的语气里带上了不满,“这开源之策,是内阁并六部、都察院一同商议的!税率既未增多,也未新立税目。你臧否国策,意欲何为?”
被称做秦永泰的是临清本地人,现在他看着李养宇,咬了咬牙说道:“衍圣公他老人家已获恩留居京城。”
李养宇的眼神顿时变得很危险:“你想说什么?”
“钞关所进税银,历来十倍于山东一省。若明年厉行验关征缴,李主事想让钞关税银再增多少?以后年年如此吗?若如此,必定再有去年之事!”
仿佛钞关可以收上来多少税,全在李养宇一念之间。
可他提到了去年临清民变的事,李养宇勃然变色:“那是马堂在诸水门都设卡挖索!秦永泰,你当本官也会这么做?”
秦永泰却并不回避这问题也不回答,只是仍旧看着他。
李养宇心里十分恼恨。
临清民变的背后,自然有很多双手。有秦永泰,有山东大族,还有漕军,有被赶出临清钞关的户部官员、钞关书办吏员。
但京里已有书信来,李养宇知道不可能不做出一些改变。
“陛下初登大宝,朝廷财计艰难。”李养宇盯着他,“你若是仍惦记着冠带,那就不要先着急。即便明年钞关税银倍之又如何?”
秦永泰咬了咬牙:“年年倍之?”
按过去的比例,正式税银固然只要付出大概十分之一,但加上打点的,也是付出近半了。
如今税银部分要倍之,该打点的一样不会少,那就得付出六七成去。
经年累月下来,何等巨财?利润变少这么多,生意就会越来越难做。
李养宇淡淡瞥了他一眼,开始喝茶:“本官说了,不要先着急。”
“打这运河一路往北入京,北新、浒墅、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这七处钞关,都要倍之?”
“秦永泰!”
眼见自己开始喝茶都送不走他,反而被他质问了这么一句,李养宇重重地磕碎了茶杯,已经快凉的茶水流淌满案。
“山海关民变虽然大事化小,但也革了三大员、斩了六家、办了不少小吏!你还敢妄言去年?若再有去年之事,你是要衍圣公出面,还是要阁臣九卿一同出面?破财免灾,这也要本官教你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