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三个女主的戏中戏 (2/4)
sp; 韦仁富家的这两间丁头屋看得出已经很陈旧,应该还是旧社会地主建给佃户住的原版屋,估计由当年土改分浮财所得。原本的茅草屋面大概因为长年累月的雨打风吹,草烂屋漏,已经用稻草翻盖过,前间后间也换用砖坯分隔。刘巧英与吴甜甜现在能看到的前间,摆有两张木制八仙桌,估计一张是韦仁富自家的,一张是从农庄人家那里借来的。――说是五十大寿,看来也并没有多少亲友。客人已经用过餐分散出去了,大桌上还有些没有来得及收清的碗筷。前后间隔墙前还有一张灰暗的长条桌,那是韦家的家常柜,上边点着的红蜡烛还有半截没有燃尽。家长柜前边靠西墙侧靠着一大块木板,应该是韦仁富和他弟弟的睡床,因为堂间要摆酒席而被临时收起来的。
韦仁富家丁头屋正房前边东南边上另有一间低矮的厨房,厨房之北正屋之东则是更为低矮的猪圈茅房,都是同样的泥垡墙稻草顶。前来韦家祝寿的亲友就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分散在厨房边、茅厕前,正高一声低一声地闲谈着。
韦仁富的母亲接待了刘巧英与吴甜甜。说是接待,其实也只是过来让她们坐下来,陪她们说说话。而已经来过的那些同学,估计因为都来得不是时候,又伸头弯颈,满脸嫌相,大呼小叫,还没有享受到这刘巧英与吴甜甜的有人陪着聊天的待遇。
从与韦仁富母亲的闲谈之中,刘巧英知道,韦仁富在家人面前,还常常会提到吴甜甜刘巧英她们两人。
韦仁富有姐弟三人,姐姐早已经出嫁,这次为韦仁富父亲过五十大寿,就是他姐姐一手张罗起来的。在韦家,韦仁富属于晚来得子――韦仁富比他的姐姐要小十多岁,在韦仁富之后,还又有了一个小弟弟,则更让韦仁富的父母大喜过望。
韦仁富的父亲有先天性哮喘病,经不得风寒,做不了大工,韦仁富的母亲,个头矮小,挑担挖地,也比不上一般的女社员。在生产队里,韦仁富的父母亲,从来就没有做过强劳力,甚至也算不上大劳力,拿不到大工分,所以,韦家就一直没有真正翻身过,过不上好日子。
韦仁富的父母亲,对韦仁富的期待也好大,但不是指望韦仁富跳出农门,脱胎换骨,而是希望他强壮起来,能够撑好韦家的门户。他们早早地为韦仁富定亲的那个姑娘令他们满意,也令他们欣慰。韦仁富的父母亲坚信,韦仁富的未来老婆又高又大,真正的要个子有个子,要力气有力气,毕竟身大力不亏,娶进家门来,韦家的好日子,就会开始了。
刘巧英有些惊讶,在同学面前一向强势的韦仁富,对他母亲的喋喋不休竟然显得并不怎么在乎,无论母亲怎么说他的过去,怎么说他的家境,怎么说他的娃娃亲,韦仁富都没有打断过一次,似乎没有感到有什么尴尬难堪,没有感到有什么不自在。
说到兴头儿,韦仁富的母亲干脆丢下他们三个同学,走向这丁头屋的里间即他们老夫妻的卧室,把她那引以为自豪的准儿媳请了出来。
韦仁富的这个“童养媳”,应该是散了宴席就与她的父母一起退回里屋,去说他们自家话儿的。
“翠儿,快过来看看,这是仁富的两个女同学。”
韦仁富的母亲拉着那个老大不情愿又难以违拗的叫做“翠儿”的女孩的手,一路咋呼,直至把她按坐到刘巧英们围坐的八仙桌旁的一张本来是韦仁富母亲自己坐的长板凳上。
“翠儿”大名束长翠,是刘巧英早就听韦仁富幸福大队的老同学们介绍过的。束长翠不是刘巧英韦仁富们这个县的人,家在三角圩人民公社紫曹河对岸的另一个县。韦仁富与束长翠的娃娃亲是韦仁富的一个近亲同时又是束长翠的本家长辈撮合而成的。
束长翠并没有接过韦仁富母亲的话,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抬眼看一下刘巧英、吴甜甜、韦仁富他们同学三人,只是礼节性地坐了一会儿,就又挣脱一直站在她身旁的韦仁富母亲的紧抓着的手,起身退回到里间的韦仁富母亲的卧室里去了。
但就这一会儿,好奇的吴甜甜与刘巧英已经对束长翠打量了又打量,他们毕竟不是来看韦仁富的,不是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