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前朝旧事 (2/4)
晋国天子为魏王,并赐予国姓萧,自此我北魏皇室宗亲以‘萧’为氏。”
珝缓缓道出这段过往,便是承认了北魏从属于晋国,定了君臣名分。
闻听此言,我为珝的坦荡胸怀所折服,向她投以宽慰的目光,毕竟这已是陈年旧事,更与她毫无关系,我不希望看到她因此而自责或是心怀不安。
陡然间想起了那名唤无霜的黑衣女子恨恨地对着我与珝说的那句话来。
萧氏家奴?!难道所指别有它意?
……
有些困惑及不安的望着珝,我忍不住开口问道:
“珝,此番你随我来这洛阳,可还有其他要紧之事儿?”
珝对上了我探寻的目光,沉默了片刻后才回应道:
“洛阳此行除了护你周全外,还有何紧要之事呢?”
言罢,看到珝脸上温和笑容依旧,听到她亲口所言,我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没有便好。”
我总觉得,这洛阳四大世家背后,定然隐藏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看着眼前这篇文采与书法都属佳品的文章,我悠悠的道出了此物与洛阳四大世家孙家的牵连。
“这孙怀便是如今洛阳四大世家孙家的先祖!”
陈小鱼经此提点,立刻明白到这其中的关联,当时孙家并非晋国的上等士族,其在朝地位、名望远远不及世代公卿的宫家,而孙怀的仕途也并不顺利,最后也只做到了吏部侍郎,所以当时人称“孙吏部”,可他的文章与书法却是当时一绝,以当时孙怀在文坛领袖般的地位,即便谀墓金也就是润笔费高昂,慕名请他写墓志铭的人那也是络绎不绝,可现今孙怀流传后世观瞻的真迹却寥寥无几,而这个官拜正四品上的武散官忠武将军王锡,很有幸可得孙怀亲笔墓志,光是这篇拓印的帛书,若是为有识之士所见,那也是可以卖出高价的。
而看到这墓志所记载的时间上看,竟然与距离晋国被灭没几年!
“都言洛阳四大世家情如兄弟,相互帮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却极少见到四大世家之人互结姻亲的,原来缘由俱是在此呢!”
陈小鱼这才明白当年有世家子弟之间互生情愫可最终都被棒打鸳鸯的原因了,当时还以为是四大世家并未如同江湖传闻一般的和睦,现下看来是有更加复杂的因素参杂其间,其中起绝对主导作用的还是祖宗家法啊!
珝听到陈小鱼的那番自言自语的话语,一句话便解开了她口中的疑惑之事,言道:
“是因为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就是盛行于晋的官员选拔制度,随着州中正之设立,以及门阀士族的兴盛,九品中正制也便成了门阀士族巩固手中权势的工具。最后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这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而九品中正的以血统为准的选官标准,也影响了门阀士族之间的嫁娶婚俗,以血统门第为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晋的消亡也未能泯灭,而承袭于晋的北魏和北齐两国,也承袭了晋的选官制度,自然也不能免俗,虽历经百年之久,各有制度变化更进,却依然还留有九品中正制度所留下了的旧俗,可见九品中正影响之深远。
而洛阳四大世家就是当年晋国所留存下来的门阀士族的后裔,他们谨尊着祖辈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