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破格提拔 (3/5)
至是现场的草图。赵猛,这事由你负责督查。”
“是!”赵猛立刻应道,拿起纸笔开始记录。
孙奎还想反驳,却被林越冷冷的眼神制止:“不服气?可以。三日之内,若你能破获一桩悬案,我便听你的。若不能,就按我的规矩来。”
孙奎噎了一下,他哪有什么本事破案?平日里都是靠着周昌的关系混日子,当下只能悻悻地闭了嘴。
接下来的几日,林越开始着手整顿捕快队。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卷宗。县衙的旧卷宗堆在角落里,布满灰尘,大多记录简略,只写着“某某因某事被擒,判多少年”,至于案情细节、证据链,几乎一片空白。林越看得直皱眉,花了三天时间,带着赵猛逐卷翻看,将其中有疑点的案子标记出来,打算日后重审。
第二件事,是建立“证物房”。他让人把西厢房的一间空房清理出来,用木板隔成一个个格子,将过往案件中留存的证物——比如凶器、赃物、甚至是凶手的衣物——分门别类放好,贴上标签,写明案件名称、日期、证物来源。赵猛起初不解:“林哥,这些破烂留着干嘛?案子都结了。”
“案子结了,不代表真相就一定对。”林越道,“万一将来翻案,这些证物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他想起现代的物证保管制度,哪怕过了几十年,证物依旧要妥善保存,这是对案件负责,也是对当事人负责。
第三件事,是教捕快们“现场勘查”的基本功。他找来炭笔和纸张,教他们如何绘制现场草图,如何记录脚印的大小深浅,如何区分不同的纤维和泥土。起初众人觉得麻烦,尤其是那些老捕快,总觉得这是“花架子”,但在林越用这些方法破了一个小案后,他们的态度渐渐变了。
那是一桩偷鸡案。城南的王屠户家丢了三只鸡,怀疑是邻居张老汉偷的,两人吵到县衙。孙奎本想把张老汉抓来打一顿逼供,却被林越拦住。
林越带着赵猛去了王屠户家,在鸡窝旁蹲了半晌,用炭笔拓下几个模糊的脚印。又去张老汉家查看,发现张老汉的鞋码比脚印小了两寸,而且鞋底的纹路完全不同。他顺着脚印的方向追到村外的小树林,在一棵树下发现了几根鸡毛和一小撮黑色的兽毛。
“不是人偷的,是黄鼠狼。”林越指着兽毛道,“这是黄鼠狼的毛,附近应该有它的窝。”
众人将信将疑,跟着林越在树林里搜寻,果然在一个石洞里找到了三只被咬死的鸡。真相大白,王屠户羞愧地向张老汉道歉,围观的百姓却对林越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用打人,不用审案,光看脚印和毛发就能破案,这本事,他们闻所未闻。
经此一事,捕快队里再没人敢质疑林越的方法。孙奎虽然依旧别扭,却也不敢公然作对,只是暗地里给周昌递了不少消息,说林越“不务正业,尽搞些歪门邪道”。
周昌将这些话添油加醋地告诉李嵩,本想挑拨离间,没想到李嵩听完,反而笑道:“林捕头有自己的法子,只要能破案,能安抚百姓,又有何不可?周县尉,你与其关注这些,不如多想想如何整顿治安,别总让本县操心。”
周昌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对林越的恨意更深了。
这日傍晚,林越正在整理卷宗,赵猛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林哥,李大人请你去府中赴宴,说是为了庆祝黑风崖一案告捷。”
林越有些意外,李嵩虽赏识他,却从未私下宴请过。他接过帖子看了看,上面只有简单的“晚膳一叙”四个字,没有其他宾客的名字。
“看来,李大人是有话要单独跟你说。”赵猛道。
林越点点头:“你把这些卷宗收好,我去去就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