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我们,还能教这些妖孽什么? (2/3)
,有超过八千名学生,八千名在外界看来,已经是“天之骄子”中的“天之骄子”,将不得不在下个学期,无比羞愧地,重新回到大一的课堂,与下一届的新生们一起,修读那些他们本以为已经掌握的核心课程!
这个结果,残酷得让许多一向以爱护学生著称的老教授,都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胸口一阵发闷,感到了一丝强烈的不忍。
这打击太大了。
但,这还不是全部。
真正让这些站在人类知识前沿的学者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从灵魂深处升腾而起的恐惧的,并非这个数字。
而是在批改那些,为数不多的、被最终评为“S”级的“神仙”试卷时,所感受到的那种,近乎于羞辱的、智商上的……
降维打击!
物理学院的办公室里。
头发花白,在国内高能物理学界被尊为泰山北斗的李元忠院士,正死死地盯着面前全息屏幕上的一份答卷。
试卷的题目是:“论‘天网’系统在宏观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与优化方案”。
而这份S级答卷给出的答案,却是一套闻所未闻的,关于“利用量子纠缠效应优化人体大脑神经元信号传导网络”的全新算法模型。
李院士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他已经盯着这套模型,苦思冥想了超过半个小时。
他穷尽了自己毕生所学,却发现自己对这份答卷的理解,竟然推进得无比艰难。
最终,这位德高望重的资深院士,脸颊微微发烫,带着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汗颜,打开了自己的个人终端。
他深吸一口气,在搜索栏里,有些生涩地,敲下了一行,他自己都感到无比陌生的关键词——“前沿脑科学”、“神经元信号传导”、“跨频段生物电信号模拟”……
他,一个物理学院士,竟然需要临时去查阅生物和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学术论文,才能勉强看懂自己学生的考卷!
医学院。
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第一刀,“神之手”陈启明教授,在看到一份答卷时,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那份答卷,探讨的是“利用生物电磁场原理对帕金森症进行非侵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的改良方案。
而那名学生,在答卷的最后,用一种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狂妄的笔触,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改进方向——“跨频段信号对冲”。
陈启明在自己宽大的办公室里,激动地来回踱步,眼镜下的双眼,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嘴里,在不停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
“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
“这个思路……这个‘跨频段信号对冲’的设想……它能完美解决现有DBS技术电场弥散和副作用的根本难题……”
“我怎么就没想到?!”
“我研究了一辈子脑深部电刺激,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
这样的一幕幕,在计算机学院,在材料学院,在经济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