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林先生,你在威胁我们? (4/5)
二、天耀商业布局:构建“跨时代产业链”
1.金融基建渗透
收购东亚银行12%股权,派驻董事进入信贷委员会,主导开发“深港通”跨境按揭产品,用鹏城房产作抵押发放港元贷款
在开曼群岛成立“天耀投资基金”,首期募资5亿美元,专注投资内地公路、电厂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建项目,吸引欧美避险资本
2.地产棋局落子
以“慈善捐赠”名义向港府置换九龙塘旧街区改造权,表面规划为“社区养老中心”,实则地下三层预留地铁接驳通道,待酒漆后转为商业综合体
在珠海横琴秘密囤地2000亩,通过澳门离岸公司持有,用“花卉种植基地”作掩护,实则绘制“粤港澳物流枢纽”规划图,集装箱堆场与港岛葵涌港代码互通
3.实业护城河工程
收购濒临破产的港岛钟表业老字号“英纳格”,将生产线迁至冬莞,保留尖沙咀旗舰店作“港岛制造”活广告,同时在锐士注册子品牌打入欧洲免税市场
与包船王合资成立“华洋航运”,以巴拿马籍货轮为载体,开辟“港岛-新嘉坡-鹏城”三角航线。
用华夏币结算东南亚段运费,规避美元结算体系风险
三、暗线操作:编织信息网
每周三晚,林耀都会以“桥牌局”名义在太平山别墅宴请三类人:
前港府官员:前财政司司长麾下的退休会计师,用每月10万港元顾问费换取港府财政储备动向
内地智囊:社科院港澳研究所研究员,以“天耀慈善基金会学术赞助”名义,定期获取燕京对港政策吹风会纪要
国际掮客:华尔街投行亚太区总监,用天耀集团美股期权作筹码,交换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的仓位数据
某个暴雨夜,他在书房摊开《港岛酒漆前夕经济风险评估报告》,用红笔圈出三个高危点:
离岸华夏币市场初具规模,可能成为外资攻击港元的“第二战场”
港岛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就业结构畸形,青年失业率每上升1%,社会动荡风险增加5%
英资财团加速撤离前的资产抛售,可能引发地产市场“踩踏式下跌”
解决方案随之落地:
让小犹太牵头成立“跨境华夏币清算中心”,表面是商业服务,实则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建立数据接口
在天水围投资建设“青年创业孵化园”,用低于市价30%的租金吸引科技初创企业,同时安插劳工界议员担任园区顾问
以天耀集团名义向港府申请“紧急应变基金”,获批50亿港元专项资金,用于收购英资抛售的仓储、码头等战略资产
四、细节控场:从餐桌到谈判桌的渗透
与包船王共进午餐时,林耀用公筷替对方夹了块清蒸石斑:“听说您女儿在剑桥读国际政治?我刚给该校东亚研究中心捐了座汉学图书馆,下次见面,不妨让她来剪彩。”
宴请雷英东时,他故意将茅台换成1945年产的威士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