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连、消、带、打 (2/8)
bsp; 每年6-9月份广东沿海、香港地区是很难种植出绿叶菜的,走港岛人每天又必须吃菜,这里大部分是国内的保供通道用于换取外汇,另一部分就是零星的走水,蔬菜品质差一些,走不了保供通道,但一样能从港岛换不少东西回去。
这边码头上停了两艘巡逻艇,王耀堂和赵局长带人上了船,出了深圳河直奔对面珠海,一个半小时就到,如果走陆路要从羊城绕行,少说要一天时间。
提前打了电话过去,这边珠海二长老、招商局侯局长等一行人已经在码头等着了,下船之后一阵寒暄,王耀堂下定决心回去就买游艇了……开着军用巡逻艇太奇怪了。
赵局长介绍了下珠海这边的班子,王耀堂把自己带来人也介绍了下。
“这位是粉岭石矿场焦佩霖总经理。”
“这位是石澳石矿场总经理熊德珉。”
“当然,石澳石矿场目前还是归属港英政府,不过已经在走拍卖流程了,我就一起带来看看。”
这话让珠海几位眼前一亮。
话越少,信息越多!
按照这边的思维,港英所属肯定技术发达,走拍卖流程代表要私有化,没走完就能带来代表能量巨大。
一句话这边几位脸上笑容更亲切几分。
怪不得人家是‘爱国商人’呢,是真的有实力!
果然像是想的那样,首先就是招待宴会,还好因为一会儿要谈正事,只是小喝了一下,4两左右,脑子有点晕但还顶着住。
参观矿场的活动安排到了明天,今天先开个闭门的碰头会。
上面拿了好处,代价珠海出,事儿肯定要办,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王耀堂这次过来就是解决问题的。
珠海这边介绍了下石矿的数量、储量、开采情况、运输情况后,王耀堂没一上来就谈投资多少钱,并购多少石矿,解决多少就业的事,太宽泛,见效也太慢。
“之前我与国内的投资合作以建厂生产为主,实际来说与国内交流并不多,算是一种外部循环,这次关于石矿方面合作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王耀堂套话说的还是挺熟练的,“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嘛。”
众人低声笑了笑,气氛圆融了许多。
“我是这么考虑的,机会是一定要把握住,既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国内矿业,但我个人认为不能一上来就全面改动,毕竟是涉及很多个村镇,上千乃至更多工人和家庭,一旦出现问题会给民众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我是这么想的,咱们一步步来,先解决销售问题。”
“王先生的意思是先从珠海进口石料?”二长老问道。
“是的,我发一份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石料价格清单过来,然后集中性采购,结算方式可自选,我建议是用美元,最近两年的港币并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对出口的你们来说并不友好。”王耀堂笑着说道。
二长老扭头看向招商局老侯,“现在珠海年产量多少?主要销售方向是哪里?”
“目前可统计年产量在40万方左右,40%左右咱们本地建筑消耗掉了,剩下的基本都出口给濠江,濠江一直在对氹仔岛进行填海,石料基本都是从我们这里走的。”
“开采能增加吗?”
“能,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