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能打?他有几个师啊! (3/4)
在盛世夜总会又好好安排了三个葡萄牙官员一番后,王耀堂第二天就从商业局、工务局拿到了政府统计的一系列建筑、房地产方面的资料。
当然,这些资料王耀堂看得懂,却分析不出什么东西,不过没关系,他不会有人会。
第二天四眼仔就带着两个50多岁的人坐机枪快艇过来了,路上四眼仔打了一梭子玩玩,再进船舱的时候两人他眼中的疏离一下就不见了,显得极其热情。
“路康先生,时玉江先生。”四眼仔笑着介绍道。
张耀荣就是做建材发的财,只是70年代中期后,香港建材市场被垄断,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他才利用人脉转行做了中式夜总会,这两人就是他介绍过来的专业人士。
握手,寒暄。
王耀堂把资料甩给两人,便和四眼仔去一边聊天了。
“这几天警方还在追查福克斯的死因,卡贝尔通知我警方有人在盯梢。”
王耀堂‘哈’的笑出声,“上司何故先降!”
“警方都是这种虫豸,香港治安怎么可能好起来!”
“做人一定要靠自己啊!”
四眼仔嘿嘿笑着,“这些天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其他没什么了。”
“对了,让管伟平带着经纪团队去对岸与那边沟通邓莉君演唱会的事,顺便放消息出去,亚洲巨星的影响力很快就能转移媒体的关注,也算是给卡贝尔松松气。”王耀堂没提邓莉君怀孕的事,顺便支走管伟平。
“哇,开先例了,媒体到时候一定爆炸,特别是星岛日报,湾湾高层肯定会派人来找她。”四眼仔笑道,“这时候就能体现香港狗仔的价值了。”
王耀堂笑了起来。
“王先生。”路、时两人了解了大致情况后走过来,他们得知道王耀堂想要做什么,这样才好有针对性的梳理。
“看完了。”王耀堂笑着让两人坐下,“濠江开启氹仔岛填海造陆工程,机场工程,我拿到了参与资格,你们认为我从哪里入手最好?”
两人对视一眼,路康开口说道:“濠江因为人口问题,支撑不起来房地产市场,加上受到香港的影响,这两年整体呈现快速下滑趋势,我们认为总督府是为了维护市场所以才推动这项计划,当然,飞机场的建设是早晚的事。”
“填海与机场工程持续的时间必然很长,从产业角度来说很有投资价值,王生想参与的话,从碎石产业入手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这时候时玉江开口说道:“王生知道青洲英坭吗?”
“青洲英坭?”王耀堂微微皱眉,“我在濠江有一家安保公司,训练基地就在西北的青州岛上一家废弃的水泥厂上建立的,跟这个有关系吗?”
“巧了。”时玉江一拍大腿,“1887年由英国人成立,青州岛提供石灰石,水泥烧制厂在香港九龙红磡,青洲英坭就是青州英国水泥厂的意思,您刚刚说的废弃厂址应该是粉磨厂。”
“我提这个的意思就是,香港水泥厂原材料和煤炭几乎都是来自珠江以北,此外建材市场近半的石料也来自这边,珠海、中山、江门、佛山一带有丰富的石灰石矿、河沙、大理石等,目前全部都是小工厂形式存在,据我所知目前单单是珠海就有几十家小的石矿厂。”
“总体来说,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落后,如果能进行整合的话,将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港澳地区建材市场价格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