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不合礼制 (2/5)
p; 与此同时,少府已开始大规模招募那些无妻无产的宋地壮汉,进入少府辖下的各类工坊、矿场、筑路队劳作,给予其足以糊口的工钱和安身之所。
待一两年后,这些女奴适应此地,而那些壮汉通过劳作也有了微薄积蓄,便可由少府或地方官府牵头,撮合他们组建家庭。
如此,不仅可安数百万男丁之心,亦可新增数百万户为我大秦纳税服役之民,化潜在之乱为稳固之基,人口滋生,国力自当强盛。”
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眼光长远,不仅考虑了眼前的生产问题,更涉及到了社会安定和长远的人口战略。
厅堂内几位重臣闻言,都不禁微微点头,连一向与刘邦不太对路的范增,也下意识地捋了捋胡须,多看了刘邦一眼。
刘邦见赢宣神色平静,并无否定之意,精神更为振奋,接着禀报另一项政绩。
“陛下,还有一事。楚地少府农庄,借鉴了陛下带来的那几位能人所传授的土炕孵化之术,大规模孵化鸡鸭幼苗。近数月来,已累计向江南各郡县农户租赁出一千三百余万只鸡鸭幼雏。
农户只需精心饲养,待这些鸡鸭长大开始产蛋后,每租一只,只需向少府缴纳五枚禽蛋作为偿还,即可彻底拥有这些家禽。
据农庄管事估算,待这批家禽悉数产蛋,仅此一项,每年便可为民间新增肉食超过一亿斤,禽蛋更是不计其数。”
“此外,少府还同时向外租赁了数十万头经过阉割、易于育肥的猪仔。明年,臣计划将猪仔租赁规模扩大至百万头以上。如此一来,预计明年又可再为天下增一亿斤肉食。
因秦地传统农家饲养牲畜已近饱和,臣打算将后续孵育、繁殖出的多余家禽牲畜,优先租赁或售往新归附的韩、魏故地,助其恢复民生。
同时,也已应允部分自宋地迁来、颇有资财且熟悉商路的商人,可由他们出资向少府购买大量禽畜幼苗,转售至江南、蜀地等需求旺盛之处。
少府只收取本金,利润归其所有,如此可借商贾之力,更快推广畜牧,丰富各地食源。”
这一连串的数字和计划,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不再是冰冷的政令,而是切实关乎亿万百姓餐桌的具体措施。
利用新技术推广养殖,以租赁这种灵活的方式降低农户门槛,再通过商业网络加速扩散,层层递进,考虑周详。
赢宣听完,脸上终于露出赞许的笑意。
“好。能于细微处见真章,于实务中谋长远,方是为国理财之正道。刘邦,你执掌少府以来,诸事办理得宜,成效卓著,朕心甚慰。”
他略一沉吟,朗声道。
“赐少府令刘邦,白银一万斤,以为嘉奖。另,赐其家族子弟三人,入军事学院深造之名额。着宗正府,于宗室之中遴选贤良淑德之未婚女子,朕亲自为其赐婚。”
这三样赏赐,分量极重。
万斤白银是巨大的财富,军事学院的名额代表着未来的军界人脉和晋升之阶,而陛下亲赐宗室女为婚,更是莫大的荣耀和身份的提升,意味着其家族正式跻身帝国最顶层的勋贵圈子。
刘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猛地跪伏于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臣……臣刘邦,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臣必当竭尽驽钝,为陛下,为大秦,效犬马之劳!”
一旁的王绾、李斯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