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按套路出牌 (2/3)
-----------------
“凤未央承认,《覆雨翻云》的沧海有鱼也是他的笔名。”
“沧海有鱼承认,凤未央是他的另一个笔名。”
就在某些人还在酝酿,如何算计那位年轻作家的时候,名报日报和小风报的头版头条新闻,让他们傻眼了。
什么情况,这么快就承认了?
昨天,还有人在质疑,在诽谤。
有些人觉得不可能,有些人觉得对方存在代笔,有些人觉得这个年轻作家赚钱太快,大家都想多讨论两天,难得有这么好的八卦素材。
结果,才一个晚上过去,当事人就出来认证了,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这一点。
这下子,给那些有心人弄不会了,谁让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我叼,《覆雨翻云》和《昆仑》竟然是同一个人写的。”
“这年头的后生,太厉害了。”
“《昆仑》据说是千字1500块,不知道《覆雨翻云》多少块?”
“扑街啊,《覆雨翻云》怎么可能比《昆仑》少。”
“听说这位作家还拿到了景先生赠送的稿费?他叫什么名字啊?”
“昨晚名报晚报不是公布了对方的名字,找找看。”
“不要找了,上面只有‘凤未央’的名字,没有对方的真名。”
“现在凤未央算不算咱们港城最赚钱的作家了?”
“别的不敢说,现在连载的长篇小说里,作家的稿酬,凤未央肯定属于独一份了。”
“我看了下照片,凤未央长得很年轻,很俊啊。”
“能写出《昆仑》这种小说的作家,能不帅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况尼那些老作家,该下岗了。”
“卫斯理那种小说,我都看腻了,看科幻小说还不如《鬼吹灯》呢。”
就在这个早上,喜欢看连载小说的港城市民,他们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凤未央和沧海有鱼。
昨晚经过那些有心人的拱火,市井之间全都是这位作家的话题。
连带着,《名报日报》和《小风报》的销量一度大增,供不应求,让某些人笑得合不拢嘴。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社团开始瓜分信义安的地盘,这些都是发生在夜间的各类场子里,和正经的普通人倒是没有多大关系。
“那小子出手倒是挺快啊。”
坐在某家茶餐厅里,况尼和几位作家朋友坐在一起喝茶,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没想到,昨晚才让人放出消息,今天对方就出手了。
名报日报上的新闻,代表了那位景先生在背后支持对方,支持那位‘新一代武侠大家’,击碎那些闲言闲语。
这种情况下,再拿那位赵小子同时在两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