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最值钱的文化人 (2/3)
p; 之所以这样的选择,周蕙慜只是想着港城电台的工资高一点,夜班还有加班费,保底5000起步。
“阿正,等下。”
刚要进门的周蕙慜,想起什么,连忙喊住了要离开的男朋友。
“怎么了?”
还以为刚刚进展到最后一步的小犹太舍不得自己,赵正笑着走过去,抱了对方一下。
“等下可能要用到,你先拿着。”
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500港元,周蕙慜生怕男朋友在外面舍不得花钱。
“行,谢谢敏敏。”
看着女朋友如此贴心的模样,先前已经拿过200的赵正,倒是没有拒绝。
等到他开始拿稿费,肯定交给对方保管,没有必要在这电台门口拉拉扯扯。
“预祝阿正成功。”
亲了下男朋友的脸,周蕙慜开心地走进大门,
而赵正也没拖沓,背着一只单肩书包上了电车,往新界方面赶去。
这年头港城的治安不咋滴,出门谈判也尽量别拿公文包,什么时候被古惑仔看到,掏出一把小刀找你化缘都不一定。
这一点,赵正比较谨慎。
因为名报、东华日报、港城星等销量靠前的报纸都在新界方面的大埔,其余的小报社也是跟风在这附近开设档口,只是隔了一两条街。
销量多不多不重要,沾点气运最重要。
早饭的时候,已经打电话和小风报的主编约好,赵正提前半小时踩点了一下小风报的地址和销量。
地址就不说,一个巴掌大的小作坊,可能华仔门徒里的工厂也就差不多大。
此时的港城,普通人没有什么信息接收渠道,除了电视台就只有报纸,因此报纸行业就像三四十年后的非法小网站那么多,那么卷。
而港城有关部门,对这个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些人不犯法就行。
“500,还退个三四百。”
门口老大爷收下一包健牌香烟,说出的销量数字让赵正大吃一惊。
每天就200的销量,这小风报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养得起报社的员工,靠情怀吗?
要知道,前两天名报刚在他们首页上庆祝,日销量超过8万,创始人景明镛刚花了1250万港元买下山顶道的豪宅。
就这200销量,人工费都赚不回来。
“靓仔,我劝你一句。要是来找工作的,换一家嘛。”
看在这10块一包的香烟上,月薪过4500的老大爷也是打开了话茬:“这报纸已经换了三个老板,现在这个原来是做装修。原本嘛,想着靠报纸的销量给他们装修公司免费打个广告,结果越办越差。现在整个报社就三个人,一个做主的,一个打样的,一个印刷的。差不多,也快换老板了。”
说完之后,热情的老大爷主动劝道:“要是想上工,旁边那家雪月报还不错,每天销量两三千,有时候还加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