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端午节和开荤宴 (2/6)
br />
那就是,若未来凌墨萧登基为帝,必须迁都幽州,这内城区极大的一片区域,自然要推倒重建皇宫。
若凌墨萧不能登基为帝,那登基的不管是太子还是吴王,第一件要做的事,必是除掉凌王。
那咱们幽州只能裂土自封,同样要建皇宫。
这幽州城就是国都,所以得内城变得极度拥挤,且建筑群越来越多之前,先扩城缓冲。
她将王府附近的区域圈定为东城区,以有偿的方式让已经在此地落户的百姓迁走,整个东城区只保留官方机构,和文官武将的府邸。
因为现在幽州城赏赐给官员的府邸,都是王妃设计的,最大就是三进三出,像长安那样占地几十亩的府邸,完全不存在。
连给莫大人和蔡大人建的婚房府邸,也是三进的宅院。
虽然宅院整体不大,但因材料是红砖,房屋都有三层高,窗户是陶璃。
也就是沈冬素烧出来的半成品玻璃,玻璃不像玻璃,琉璃不像琉璃,遂取了个新名字,叫陶璃。
这宅院的实用面积就大大提高,便是三进的宅子,一家几十口人住也绰绰有余。
除了扩城,保留内城未来建皇宫的区域,沈冬素这一次最想改良的,就是整个幽州的下水道!
这可是样大差事,若非有墨门子弟帮忙,她是不改有这么大的改良的。
这个时代的下水道,也就是倒污水的沟渠,都极为简陋。
导致排泄物之类的垃圾,得用粪桶运送出城,还给其取了个‘夜香’的名字。
因为幽州城人口太多,运送夜香的夜香行,工作人员就多达千人。
虽然幽州律法森严,百姓来到幽州还在流民区就学到,不可随地便溺,可还是有一些人习惯了,找个无人的地方就大小解。
没有下水道,城中人一多,夏天气味极为难闻,还容易滋生细菌。
虽然庞先生一再说,幽州城的环境已经算好的了,就连长安城,也常有人在城墙根处小解。
城墙根的墙面,生了一层的白硝。
但沈冬素可不能因为这是习以为常的问题,就视而不见。
她知道不光大夏有这个问题,中世纪的欧州同样有这个问题,能想像高根鞋早最发明出来,是男人穿的吗?
一是为了骑马方便,二嘛,是为了不在街上踩到屎……
趁着这次扩城大改,沈冬素一定要将下水道问题全面改革。
连陈琼都能挖出那么周全的地道,幽州城有什么理由挖不好下水道?
她坚持在这个时候开启扩城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她只凭看流民区的工分表,便知道,幽州城官府能提供给百姓赚工分的工作,越来越少了。
路修好了、矿有奴隶挖、开荒有入农户的百姓、工坊招人都开始招熟手工。
至于之前基地那边喊破嗓子要人,现在则是百姓抢名额去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