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尔虞我诈的算计 (5/7)
;军中将领的家眷都在城中,加上皇帝的圣旨,就算有人想负隅顽抗,也没有多少官兵会跟。
本质上,辽东镇这次南下夺权,还是政治大于军事。
“大哥,您就放心吧!
干别的不行,冒充叛军有啥难的。
把沿途的难民,全部收编入伍,任谁一看都知道是叛军。
从山海关到皇城脚下,一路上随便都能拉起十几二十万人的队伍。
怕就怕动静太大,吓傻了城中那帮官老爷们,不敢让京营出来。”
施靖明大大咧咧的说道。
农民起义军的最大特点,就是数量特别多。
在十几二十万人的队伍中,混入三千精锐,那是一点都不起眼。
沿途再抢上几家豪门大户,那就更符合形象了。
“三哥,你可不能从山海关就开始拉人。
从我们眼皮底子崛起的叛军,难免不让人多想。
最好是先分散前往山东溜达一圈,再从那边冒出一股叛军,逐步发展壮大进逼京师。
你闹出的动静越大,我们的计划就越容易成功。
如果能让朝廷下令勤王,我们再伺机出兵,那就更加名正言顺。”
施靖林笑着说道。
以往的时候起兵勤王,为了避免充当炮灰,他们都往后面躲。
现在情况特殊,勋贵系的武装要么远在数千里之外,要么肚皮饿的呱呱叫。
长城一线的守军,就算想过来帮忙,主将也凑不齐出兵的钱粮。
光靠去草原上劫掠的收获,能养活自己都不容易。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
在缺粮的背景下,平常时期大家可以少吃一点。
一旦进入战争时期,物资消耗都是成倍的增长。
人马牲口的给养供应,如果跟不上,哪来的力气打仗啊!
……
鞑靼王庭。
在辽东镇密谋造反之际,鞑靼高层也陷入战略抉择中。
前面给辽东镇的许诺,那只是王庭情报部门,自己做出的决定。
要不要兑现承诺,还要看高层的决定。
“辽东镇那帮鼠辈,居然敢造大虞天子的反,你们说说看我们要不要支持他们?”
呼格吉勒笑呵呵的问道。
自从上一次会战之后,他就打消了和大虞死磕的想法。
鞑靼一族丁口有限,没有资本和虞朝打消耗战。
想要击垮敌人,最好还是从内部瓦解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